两天后。
沈三通前往青岛。
飞机上。
沈三通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他又有了新的想拍的题材,航天题材。
月初,嫦娥一号卫星在BJ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o度的预定撞击点。
沈三通想从中生代研究员的视角,来书写这段故事。
现在不好拍,可以先写个剧本大纲屯着,等到以后登月节点到来拍出来。
很多节点性事件,值得去记录和拍摄,沈三通打算找到一个商业化路径,来去实现这种题材。
青岛。
三通娱乐建了影视基地。
其中有一座2o米高,8o米宽的摄影棚,全世界唯一一座。
技术人员在一座巨大的龙爪之前介绍:“龙爪的镜头,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十一月之前能做完。”
沈三通望着眼前的龙爪,十五米高,光是一根指节,就有一栋楼高,完全是级巨物。
“不要着急,一定要精益求精。”
韩三瓶养的是电影开头的龙,沈三通是真的要造一头龙出来。
他在沿着认定的道路不断往前走。
在他心里,所有现代企业,最后比拼的都是工业能力。
好莱坞可以毫不费力的碾死港岛功夫片、警匪片,是因为米国强大的工业能力。
而电影技术,光靠特效是不行的。电脑特效只能“以假乱真”,永远无法做到真实。
在电脑特效最初阶段,对于所有观众来说这很新奇,但是看的多了,就会觉得很假。
不是画面不绚丽,但是缺少了真实,缺少了一分震撼人心的力量。
沈三通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但依然保持一颗观众的心。
他始终记得,看完《流浪地球》之后,不只是故事、格局碾压了好莱坞电影,光是电影场景,就显得好莱坞电影很无聊。
《流浪地球》并不完美,但有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光靠电影特效做不出,是生产车间、产线,是工业基础在支撑。
后世《封神》《749局》的导演们很可笑。
崇尚外国的电影技术,却不肯低头看看自己国家有什么。
沈三通要和东大工业一块进步。
从一个龙爪,慢慢的造出一条上百米的巨龙。
造奇观。
给观众最大视觉冲击力。
这头龙,至少十年才能养出来,但沈三通愿意等。
养成之后,没事就拿出来在电影里溜溜,算是独特的电影招牌。
竞争,靠的是比较优势。
沈三通玩的就是真实,他现在一方面来进行电脑技术的积累,另外培养实景人才。
以后的电影,保持一定比例的实景拍摄,让电影更具真实感。
现在还不明显,再过个几年,东大工业升级,生产车间和产线完全是傻瓜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