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约订立之后,项羽果然信守承诺,率领楚军率先撤兵东还。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宽慰。他意识到,如果自己继续留在这里与项羽对抗,可能会战败。于是,他决定接受项羽的提议,并开始着手安排汉军的撤军事宜。然而,对于张良和陈平来说,盟约只是一张纸而已。他们认为,政治斗争中的盟约往往是暂时的妥协,而不是永恒的约束。尤其是张良,他一直将韩王被杀视为深仇大恨,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雪恨。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能放过呢?“大王,此时正是追击项羽的绝佳时机!”张良急切地说道。刘邦皱起眉头:“可是我们已经立下盟约……”“盟约又如何?”陈平打断道,“这只不过是几行字罢了。在权力的争夺中,盟约随时都可以被撕毁。如今项羽士气低落,我们正好趁此机会追击,一举消灭他们!”刘邦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他明白,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而且,一旦让项羽恢复元气,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刘邦决定背弃盟约,追击项羽。他命令汉军迅速集结,准备发动进攻。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即将展开……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带领着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追击项羽。与此同时,刘邦还向韩信和彭越发去命令,要求他们派遣所有的军队赶到固陵(现在的河南太康)与他会合,共同围剿项羽。刘邦满心欢喜又有些紧张地抵达固陵后,却惊愕地发现,韩信和彭越并没有按照约定前来!孤立无援的刘邦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得知刘邦违背诺言前来,项羽愤怒到了极点,对刘邦恨之入骨,誓言一定要杀死刘邦才罢休。第二天清晨,十万楚军如猛虎般出击,向汉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一举斩杀汉军两万多人。刘邦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退回陈下(县名,现地址不明),修筑壁垒自卫。刘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地在营帐里踱步,嘴里喃喃自语:“子房啊子房,你可真是害惨我了!这些诸侯们都不听我的命令,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张良看着刘邦焦虑不安的样子,连忙上前宽慰道:“大王,您先别着急。韩信被封为齐王这件事情,他自己也清楚这并非您所愿,因此心中必然会有疑虑。而彭越一直以来都在梁地打游击战,为我们立下了不少功劳,但由于当时姬豹还在世,您只能让他担任魏相一职。如今姬豹已死,彭越却未能称王。此外,楚国即将灭亡,而韩信和彭越的领地却并未扩大。因此,他们不愿意前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依臣之见,大王不如将从陈县以东至海滨一带的土地赐予韩信,再将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区划给彭越。如此一来,他们若想获得这些封地,势必要与项羽展开激烈战斗,难道还会不尽力吗?这样一来,又何须惧怕楚军呢?大王只要肯与他们共享天下,他们必定会立刻赶来。反之,如果您不愿意这么做,那么局势将会变得难以预测。”刘邦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二人是打着这个主意啊。好,子房,我听你的,先许给他们!”虽然嘴上答应着,但刘邦心里却开始盘算起来。他知道,一旦自己打败了项羽,天下就是他的了,到那时,韩信和彭越还不是得乖乖听话?至于现在嘛,可以先答应他们的要求,稳住他们的心再说。于是,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行事,派使者告诉韩信和彭越:“你们只要出兵援助我,我就把齐地和梁地分别封给你们。”韩信和彭越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大为满意,他们立刻率领大军前来援助刘邦。与此同时,刘邦的堂兄刘贾也渡过淮水,成功地诱惑了项羽的大司马(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周殷叛变。周殷带领军队清除了占据六县的楚军,并迎接英布归来。刘邦当即封英布为淮南王,让他和刘贾、周殷等人一起向东集结,准备与项羽决战。此时,刘邦已经拥有了绝对优势,他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与项羽一决胜负的时刻。在刘邦的精密部署之下,齐王韩信率领着齐军一路向南,气势汹汹地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彭城以及如今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部还有河南东部等广阔的地域,其军队的锋芒直接指向楚军的侧面和背面,呈现出自东向西夹击项羽的态势。彭越则带领数万名梁国士兵先是向南行进,而后西进,与刘邦的军队一同对楚军施加压力。淮南王英布、刘贾、周殷则统率数万军队从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对楚地展开攻击,他们首先攻克了寿春,接着又攻下了城父。刘邦亲自率领本部二十多万兵马,从固陵出发,由西向东挺进。,!这五路大军,总计将近七十万人马,由韩信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从西面、北面、西南方、东北方四个方向形成了对楚军的包围之势。在这样的不利形势面前,西楚霸王项羽不得不向后撤退到垓下(现今位于安徽灵璧县东南)。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垓下。这是一个高山绝岩之地,地势险峻,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出入。项羽和他的军队被困在这里,他们第一次尝到了被围困的滋味。此时的项羽已经陷入了绝境,他的军队士气低落,粮草匮乏,而刘邦的诸侯联军则士气高昂,兵强马壮。面对如此困境,项羽却依然保持着骄傲和自信,他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敌人。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刘邦自起兵以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从未放弃过。他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如今,他终于有机会与项羽一决高下。由于出身卑微,刘邦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战略战术教育。但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些都让他在战争中受益匪浅。相比之下,项羽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但在战略和战术方面却略显不足。在这场战役中,刘邦决定让韩信担任作战总指挥,全权负责对项羽的最后一战。韩信自从暗度陈仓后,大小数十战,未尝一败,可谓是军中之胆。而且,他极具军事天赋,其战略战术水平更是一流。他的出现,给了刘邦极大的信心。在韩信的指挥下,刘邦的诸侯联军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一步步压缩项羽的生存空间。同时,韩信还利用地形优势,设下了重重陷阱,让项羽的军队陷入了无尽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的军队越来越疲惫,而刘邦的联军则越打越勇。最终,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项羽的军队被彻底击败。项羽本人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无力再战。垓下之战,以刘邦的胜利告终。这一战不仅奠定了刘邦的霸主地位,也标志着楚汉之争的结束。从此,天下归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韩信当仁不让,发出号令。通过对项羽的研究,韩信发现,项羽最善于打奇袭战、硬仗,不善于打阵地战、持久战。项羽其人,在战斗中的韬略相当匮乏,全凭气势。针对项羽的特点,韩信命令英布、刘贾、周殷军从南面将楚军出路全部封闭。命令彭越军从北封闭项羽可能逃脱的出路,韩信自己亲率三十万齐军,会同二十万汉军,进攻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展开决战!此时,项羽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之中。西楚位于长江以北的所有领土都已经沦陷,他手下的十万楚军成了孤立无援的孤军。楚军已经连续数月缺乏粮草供应,士兵们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战马更是得不到足够的饲料,没有丝毫补给。而与疲惫不堪的楚军相比,诸侯联军将近七十万人马,士气旺盛、精力充沛且粮草充裕;决战的时间正值严寒的数九隆冬,楚军刚刚从广武撤退,大部分战士还穿着秋季的装备,难以抵御刺骨的寒冷。联军分为五路稳步推进,每一步都精心策划,不给楚军留下任何逃脱的机会。此外,楚军距离江东五郡甚远,即便他们能够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紧追不舍之下及时返回故乡。一切准备就绪后,韩信终于下令,首先向项羽发动了进攻。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军,项羽毫无畏惧之色,直接带领着楚军全军出击,直冲向韩信的中军,想要一举击溃对方的指挥中心。在这种绝境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和敌人拼命厮杀,只会让自己一方的损失越来越大。项羽深知时间紧迫,他必须用最猛烈的攻势拔掉联军的指挥部,才能为自己的军队赢得一线生机。然而,面对楚军如疯虎一般的凶猛进攻,韩信手下的齐军根本无法抵挡。韩信当机立断,立刻命令主力部队向后撤退。只有保持住军队的有生力量,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韩信的决策果断而明智,但项羽的追击却也同样决绝。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刘邦麾下的汉军突然从左右两翼杀出,前来救援韩信。他们迅速地将冲在前方的楚军骑兵和落在后方的楚军步兵之间的联系切断,使得楚军陷入混乱之中。与此同时,汉军开始对楚军步兵展开无情的屠杀,将他们一步步逼入绝境。项羽看到已经无法杀死韩信,于是匆忙转过身去,想要返回救援他的步兵。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韩信迅速下达了命令,让大军不再撤退,而是转为追击项羽。面对前后夹击的局面,项羽别无选择,只能拼尽全力杀回垓下。这场战役后来被人们誉为"东方滑铁卢",在这场激战中,楚军损失惨重,有四万人阵亡,两万人被俘,只有四万人跟随项羽撤回营地。而汉军的伤亡更为严重,超过十几万人丧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项羽回到垓下之后,又一次陷入了诸侯们的严密包围之中。夜已经很深了,深到连月亮都躲进了云层,只有星星挂在天空。清冷的月色洒下,照亮了汉军和楚军的营地。两个营地相隔不远,各自点燃着篝火,营中的火光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寒冷的夜风刮过,吹得军旗猎猎作响。篝火旁,楚军的士兵们紧紧地拥抱着彼此,试图抵御严寒。然而,尽管身体前侧被火烤得暖洋洋的,但背部却依然感到刺骨的寒意;脸颊被火烤得热乎乎的,可内心却如同被冰水浇透般冰凉。许多士兵心中暗自思忖:“江东啊,那可是我们的故乡,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回到那里,再次见到我们的父母亲人?”无人言语,无人动弹,整个楚军营地一片死寂,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除了偶尔有巡逻的小队从营地里穿行而过外,再无其他声响。就在此时,汉军营中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刘邦崛起于楚地,如今又占领了大片楚地,他的麾下自然少不了楚人。当这些士兵看到曾经的同乡被困在绝境之中,回想起多年来在战场上牺牲的同伴时,不禁悲从中来,有人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楚国的歌谣。这阵歌声起初只是几个人轻声吟唱,但很快便在汉军中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声音愈发洪亮。幽咽的楚歌声,像利箭一般锐利,像铜钩一样尖锐,无情地射向楚军的胸膛,紧紧钩住了楚军的心房。在这悲怆的歌声中,楚军的将士们纷纷泪流满面,目光遥遥望向南方。那里有残破不堪的茅草屋,那里有倚门而立的白发苍苍的老人,那里有月光下辛苦劳作的娇柔身影,那里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为了谁的霸业,为了谁的江山,为了谁的欲望,为了谁的梦想,他们却要客死他乡?楚军的军心彻底乱了。一个个满脸泪水的身影,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他们大王的营帐,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去,逐渐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项羽同样被这阵突如其来的楚歌声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来,仔细聆听着,心情愈发沉重和惆怅。他不禁感叹道:“难道刘邦已经将整个楚国都攻陷了吗?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在唱楚歌呢?”此刻,美丽的虞姬正静静地陪伴在项羽身侧。她并非项羽的结发之妻,更谈不上是他的正室夫人。但如今,她却心甘情愿地守望着这位令自己倾心的男子。心情愈发憔悴的虞姬,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项羽的脸庞。这位出生于江南水乡的婉约女子,曾无数次跟随眼前这个略显粗鲁的男人征战沙场,目睹了他从初出茅庐到声名远扬的历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的男人变得越来越焦躁和苦闷。面对这种情况,虞姬感到心疼,但又无能为力。当看到项羽久久不能入眠时,聪明伶俐的虞姬立刻起身,端来了美酒佳肴,试图用温柔的方式让项羽忘却烦恼,重拾笑容。她深知项羽心中的忧虑,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默默地守护在他身旁,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慰。他转过头去,望向一直跟随着自己四处征战、饱经风霜的爱人,心中满是疼惜与无奈。项羽深深地叹息一声,缓缓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坚定而又决绝的光芒,伸手拔出腰间佩剑,慷慨激昂地唱起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要将这无尽的悲愤都倾诉出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沉重,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质问和对未来的迷茫。项羽用自己的歌声告诉世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有着举世无双的霸气,但却被时运所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的乌骓马也因为时势不利,不能自由驰骋。乌骓马无法奔跑,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和痛苦。而对于虞姬,他更是有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如何保护她,如何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项羽不停地歌唱着,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他将内心的苦闷和愤怒通过歌声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虞姬则静静地靠在项羽身旁,轻轻应和着他的歌声,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深情和悲伤。“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着歌声的继续,项羽的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如决堤般涌出。他的眼神变得迷离,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正在离他远去。左右侍从们也忍不住痛哭流涕,他们知道这一刻意味着什么。项羽的歌声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音乐,而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传说中,虞姬听完项羽的歌声后,脸上露出一丝决然的笑容。她拿起项羽手中的宝剑,轻盈地舞动起来。她的舞姿优美而哀伤,仿佛在用生命演绎着最后的美丽。舞蹈结束后,虞姬毅然横剑自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鲜血染红了项羽的衣衫,也刺痛了他的心。香消玉殒,魂归天籁。虞姬的离去让项羽心如刀绞,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虞姬的尸体,泪流满面。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项羽沉重的呼吸声和心碎的声音。他的世界瞬间崩塌,失去了最爱的女人,也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振作,为了那些还在等待他归来的人们,他必须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血脉撒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