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乘风没跟他客气,一口应下了。岳茗还没出过镇呢,趁此机会,带他去府城走走也不错。
过了正月十五镇学便开学了,因为有院试这根弦绷着,学子们读书越发刻苦起来。
这里的学习其实大部分时间都靠学子们自觉,夫子们授完课便走了,不会一直盯着。以往等夫子一走,大家便能放松一下。但这次开学后,大家都比以往专注了许多,就算没有报考这次院试的人,也感受到了焦灼的气氛。
除了学子本人,他们的家属也会跟着紧张起来。宁乘风在家的时候,宁家人说话都尽量压低声音,生怕打扰到他。就连才几个月大的萱萱,都被刘素芳管着,尽量不让她吵到宁乘风。
岳茗又开始拒绝宁乘风的亲热要求了,他这次态度坚决,铁面无情,任他男人怎么撒娇都不为所动。
宁乘风不得不清心寡欲了两个月,在心中暗暗祈祷这次院试能过,不然岂不白白忍受了这苦行僧一般的日子?
求知阁这次要参加院试的人有一半之多,宁夫子也不讲授新课了,开始让大家专心备考。
这次院试的主考官是本省的学政大人,他是大楚弘乐年间的二甲进士,学识渊博,出题风格多变。宁夫子让大家买了他的文章合集,希望能窥得一丝先机。
院试的考生需得找本县廪生作保,还得找一同参考的二位考生互结,若有一人作弊,则三人连坐。宁乘风和刘文锦宋慕柏三人刚好可以互结,作保的廪生也有了宁夫子,不必再寻旁人了。
离院试还有十来天的时候,学子们便陆续出发了,坐驴车从镇上去府城要四个时辰,到了还得调整好状态,免得影响考试发挥,稳妥起见大部分人都会多提前几日出发。
有些学子家里贫穷,租不起驴车,要么找人拼车,要么走过去,这样路上所费时间便更久了。
宁乘风因为想带岳茗出去玩一玩,也多提前了两日,家里有驴车,也不必去外头租了,自己赶着驴车晃晃悠悠地出发了。
一路上不紧不慢,遇到好看的景色,宁乘风还让岳茗下来看看。岳茗见他这么淡定,也放松下来。
一路走来,越靠近府城,路边的景象便越是繁华。他们辰时初便出发了,酉时末才到了府城。府城的城门恢弘大气,远远瞧着十分有气势,不是他们那个小县城能比的。
因为提前递了口信,燕行秋已经在城门那里等着了。
燕行秋今日一散值便来了这里,望眼欲穿地等了许久,终于接到了人。他先带着宁乘风夫夫二人回他家里落脚,让人休息了片刻,又带着人去酒楼好好地吃了一顿饭,替他们接风洗尘。
宁乘风和岳茗舟车劳顿了一天,到了府城也没有水土不服,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燕行秋毕竟有公务在身,岳茗和宁乘风怕误了他的事儿,第二日便不让他陪着了,自己出去溜达了。
宁乘风带着岳茗先去了书肆,府城的书肆收集了历年院试的优秀答卷,还有当地大儒出的押题册子,许多都是镇上买不到的。那些押题册子少有能压中的,但许多学子为求安心,还是会买来看看。
在书肆买了一堆书后,宁乘风又带着岳茗去了各类点心吃食铺子闲逛,买了许多零嘴给岳茗,又去给燕行秋和燕母各买了礼物。
院试2
不过也就闲逛了这一日,第二日岳茗便不许宁乘风再出去溜达了,让他老实在家温习功课,需要买书和笔墨纸砚时才能出门。
宁乘风也没反对,考完后还得等放榜,到时候有的是时间陪岳茗出去逛街玩耍。
宁乘风和岳茗到府城的第五日,刘文锦和宋慕柏也来了,他两在离燕行秋家里不远的地方寻了个客栈,住下后托店小二送了帖子过来,邀宁乘风过去和他们一起讨论功课。
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宁乘风擅长墨义和算学,最近策论也有了些长进。刘文锦擅长诗赋,宋慕柏擅长史论,三个人刚好互补,一起讨论功课彼此能为对方解惑。宁乘风收到帖子后从善如流,第二日便去客栈找他的同窗们了。
宁乘风与刘文锦二人会面之后,不出所料地发现,这两人也买了许多院试相关的书籍。为了省钱,三人买的都是手抄本,比印刷的版本至少便宜一半。
镇上的书肆书籍不够多,也不够新,书生们来了府城都是要多买几册书本回去的。
像学政大人的文章合集,每隔一年便会有新的版本,还会有大儒专门分析解读他的文章,整理成册,供考生们研读。
学政一职任期为三年,这次院试的学政大人已经不是原身考试时的那一位了。
学政不仅是院试的主考官,还负责院试的出题,也是阅卷组的负责人。其余阅卷官批阅过的试卷,通过了也得由学政复核。若是不熟知学政的学问文章倾向,答题时犯了他的忌讳,那么考上的希望便十分渺茫了。
宋慕柏翻了翻学政去年的文章,十分苦恼:“我看学政大人似乎倾向那些简朴精悍的文章,偏偏我最会作的的便是那花团锦簇的长篇大论,我这次怕是又玄了啊!”
宋慕柏写文章喜欢引经据典,卖弄学问,一个小问题能扯上十几行字。宁乘风与他刚好相反,惯会平铺直叙,不喜堆砌辞藻,虽能言之有物,却显得干巴巴的。他们这两种答题风格,哪种更好,端看阅卷官的喜好了。有人喜欢朴素实用的,也有人喜欢文采风流,旁征博引的。
宋慕柏确实是运气差了点儿,前头每次院试都不顺利,这次又遇到个不好他这口的主考官。不过都到了这两日,再忧心这个也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