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真正错的是现在的压抑常态。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掩饰太平,在出现不公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在遭受考验的时候顺其自然不闻不问,可总得有一个人选择站出来说些什么,用坦然的态度获得话语权,这才能为挣扎中的很多人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川上加奈甚至隐隐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某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逃避,她这辈子都会觉得意难平。
“所以——我准备好了。”川上加奈如释重负地笑了起来。
和刚出道那年相比,她看起来更加成熟、更加沉稳,眼中的光辉也更甚,眼中的透彻却依旧,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让她就此退却。这燎原的火一路烧遍原野,遇到每一个阴影中沉默挣扎的人时注定勃发,再也没有熄灭的可能。
正如两人所预料的那样,从电影筹备消息放出起,外界一直议论不断。
在作品主题宣布之后,很多人就此唱衰,认为川上加奈的光辉不再,也不可能再向之前期待的那样延续并超越工藤有希子的荣光。而且在没有像工藤优作这样的名角的庇佑下,川上加奈无疑深陷舆论风波,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她动了某些人的蛋糕。
对很多人来说,作为主演的川上加奈什么也没做,可对那一部分坚决反对的人来说,她又什么都做错了。
深秋,结束了紧锣密鼓的拍摄期和制作期,这一部并不需要什么特效处理的作品终于问世。在第一场寒流席卷大半个关东地区的时候,《咲良的一天》在亚洲地区同步上映,英文版将根据民众反馈再决定是否投放进欧美市场。
和预料之中的那样,《咲良的一天》在民众间掀起巨浪。与之相关的话题不断发酵,也早就不再是单纯的一部作品的优劣,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深层次问题被人发掘出来,并且将川上加奈这个不断被提及的名字一步一步推往悬崖峭壁。
在争执日渐热烈的时候,需要起带头作用的媒体还在作壁上观,吵得热闹的反倒是各类自营媒体和相关企业。为了不搅混水,以往不同派系的账号们集体沉默,只等着后期舆论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偏转。
在互联网上,很多人借着网线阻隔肆意评论,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言语是否会被纳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污言秽语不必理会,看得多了反倒徒增郁结。川上加奈也没去管网络上的风风雨雨,每天开着车上学放学,专心在象牙塔里修足学分。好在校园内的环境是安逸的,平和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足够全面的是非观念,自然而然地和川上加奈站在了同一阵营。
因为她本来就没有做错什么呀。
她只是出演了一部讲述女性生活状态的电影,将这部电影推行出来供人欣赏,做自己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罢了。
女主角咲良不仅仅是她自己,也是每一个因为生活压迫、因为收入与纳税、因为伦理与情感纠结着的女性,她们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年龄,过着不太一样却又千篇一律的生活。这个故事里的姑娘只是在不断碰壁中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选择,并且坚定地不再逃避罢了。
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生儿育女、为家庭奉献,也没有人甘愿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安稳委曲求全。咲良的故事只是为纠结中的日本女性提出了某个可能——你可以选择分离,可以选择反抗,也可以选择带着背伤重新开始。
咲良只是一根无形的杠杆,轻轻地撬开原本就存在的社会裂缝罢了。而从裂缝中坦露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在生活中备受煎熬的女性。
她们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多做打算,她们不应该被固化阶级或者固化喜好捆作木偶,她们应该拥有再次选择的机会。
在各界屏息等待的时候,电影导演主动发声。并不年轻的黑发女性脂粉未敷,脸上的表情是过尽千帆之后的包容与平静。
【正因为咲良就是不完美的姑娘,川上小姐为我带来了最完美的咲良。】
从专业角度,川上加奈在这部作品里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场朴素的蜕变。观众们的注意力全都在主角的生活、妥协与反抗上,没人注意到女演员在简朴形象里的得天独厚,只记得那双从苍凉过渡到坚定的眼睛。
川上加奈终于甩掉了任何与自己相关的标签——她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只是她自己。
有了这个开头,更多的人开始将话题回归到作品本身。以《每日映画》为首的媒体开始为《咲良》声援,舆论终于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变。
另一把火来自川上加奈的采访。
l事务所苦于记者围堵,直接集中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川上加奈终于出现在镜头前。几个月未见,她看起来状态一如往常,似乎根本没有遇到任何烦心事。
在记者们针对电影引起的社会性讨论时,川上加奈再次重复了当初对着经纪人说出的那番话。
“我热爱演员这项事业,也为了能够演绎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故事感到幸运。咲良是我深爱的角色中的一个,在我看来她并没有过多的特殊之处,因为她就是我们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普通人。”
“关于电影中展现出的种种冲突,我没有资格一概而论,因为很多问题之所以被人知晓,皆因为它们确实存在。既然存在类似的问题,它们就应该有解决的办法。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代表咲良的选择是错误或者绝对正确的。”
“如果某一个女性在看过这部作品,了解咲良的故事后,能够在某个关键时刻做出一个让她不后悔的选择,这样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