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的能力不会在一时半会儿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徐朝阳只打算把基础的概念和公式快速过一遍,剩下的时间不再做新题,把之前做过的题目和卷子再重新看一遍。
一看就知道怎么解决的题目快速过去,要是眼生的题目把草稿纸拿出来再算一遍。
这样的方法看的题目比单纯看错题本涉及范围更广一点,也是徐朝阳今天晚上就打算只学物理,生物和化学之前都看过一遍了,要不然不会选择这个耗时耗力的复习方法。
晚读和第一节晚自习老班都没有过来,第二节自习课他偷偷摸摸出现在教室外面。
三班在一楼,教室外面时不时就会有人走过,要不是坐在窗户边并且正在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否则根本不会注意窗户外面有没有身影飘过。
要不然一惊一乍地太考验了心脏了。
这次老班的出现时班里就有好几个学生在开小差,虽然知道明天还有两场考试,但说实在话,英语基本上没有什么复习的,就算是有那个心也看不进去,理综呢,则是板块太大了,心里想着复习身体不知道该怎么行动。
也是因此,讲台上一没有人坐在上面,人偷懒的本性就慢慢冒了出来,想着这种时候努力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了,还不如放松放松心情,说不定一高兴明天的发挥就好了。
这样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徐朝阳有时候太紧张了也会想方设法放松一下,不会时时刻刻想着学习。
只是这些学生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还怕被老班看到他们开小差,一在窗户上看到老班的身影,第一反应就是把摆在桌面上的书收到桌斗里,反应灵敏的同学干脆又快速抽出来一本资料书盖在课外书上面。
做学生的以为自己的动作天衣无缝,老班根本发现不了。
但已经出现在教室门口的老班有些一言难尽,其实说实话,以他的身高只是站在门口就将班里的学生动作尽收眼底。
在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安安静静低头学习的时候,那三四个着急动作的再显眼不过了,不过老班也有经验,知道这时候再说教一点用都没有。
学生就是这样,只要他站在这里,每个学生肯定都会好好学习,但他要是离开教室,一定也会出现偷懒的学生。
正常现象正常现象。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老班并没有在教室门口站一会儿就离开教室,而是慢悠悠地顺着过道转悠了起来,碰到应付的学生,用食指骨关节敲敲桌面,原本还侥幸的学生立马就把学习资料拿出来认真学习。
转了两圈确定班上学生都已经进入学习状态,老班并没有离开教室。
老班是物理老师,明天才考理综,今天他不用批改卷子没有其他事情,决定今天晚上就留在教室里了,要是学生在物理上有疑问还可以问他。
班上大部分学生其实都是认真学习的,在高三还想着偷偷摸摸玩的毕竟是少数,现在才高三的上半学期,哪怕是平时学习不显眼的对自己也有自信,还没到他们自暴自弃的时候。
等到下半学期,被大量的考试包围,成绩始终没有丝毫进步,那时候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
老班在讲台上坐下刚几分钟,就有好几个学生围了上去。
平时积攒了一堆的难题,现在正是问题的好时候,徐朝阳也有一些疑问想要问老班,只是这一会儿人多,他就先把有疑问的题目圈了起来,等到没人了再上去。
等了半个多小时,徐朝阳再次抬头发现老班身边没有学生围着问题就拿着卷子上了讲台。
纠结他很长时间的题目,老班三言两语就和他讲清楚了。
“嗯嗯,原来是这样,我原来是这么想的,算到这一步怎么都进行不下去了,用我的方法可以吗?”
徐朝阳每次问题时不会把自己的思考抛到一边全盘接受老班的想法,老班的解题方法虽然不错,但是轮到徐朝阳自己做题时他很难第一时间想到这种方法,哪怕听懂了也没法灵活运用。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把自己的思路理顺,看之前没有做出来是因为方法错了,还是因为某一步在计算时出了错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听老师的讲解,效果比一味接受老师的想法好得多。
所以每次徐朝阳问题都会用很长时间,不过老班早就习惯了。
听到徐朝阳的问法没有生气,而是顺着徐朝阳的思路开始思考。
“嗯我看看,思路听上去是可以的,但是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就不能用你的想法了,后面用另外的公式,是不是就一步算出来了,你的方法卡在一半了。”
听完老班的讲解,徐朝阳探头往前看,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推演,发现老班说的特别对,他的方法就只能做题做一半,后面就变成死胡同了。
“原来是这样,我懂了,谢谢老师。”
弄懂了之后徐朝阳没有在讲台上停留很快就下来了,刚才老班第一次讲的方法还有后面基于徐朝阳推出来的方法他都需要快速记录下来,要不然一会儿就忘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徐朝阳现在越来越觉得,很多知识点在懂了之后也不能忘记记录下来,要不然时间一长他就忘了。
在开始复习之前感觉一个晚上时间挺长,说不定等到把物理复习完还有时间复习一下别的科目,等到真的开始了,徐朝阳发现之前的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三节晚自习结束,他都没有把高三新做的卷子看完,高一高二的错题本更是根本连翻都没有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