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明蹙眉:“什么叫做震惊朝野的事情?”
郭学林解释道:“比如说,有哪个朝廷大员,尤其是武将是暴毙而死?或者是身染重疾?”
郭睿明愣了一下,微微后仰,靠在太师椅上沉思。
郭学林又继续道:“祖父,我记得史书上写,太祖皇帝末期,武官专权,有很多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将军都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更有些封疆大吏在边境线上为所欲为……”
郭睿明听到郭学林说这些,忽然想起什么来,他倏地睁开眼,眉宇微蹙:“你若是说这个,我倒是想起来。”
郭学林立即伸直了脖子,睁大了眼睛,想要听。
郭睿明缓缓道:“我记得那时候,确实有一个震惊朝野的大事。当时西境战事吃紧,我们跟西域那些小国联盟来来回回打了十几年。你最近在学兵法,百晓应该教过你西域那些小国善用的兵器。”
郭睿明顿了一下,郭学林立即领悟,这是郭睿明借着闲聊,考他最近学的兵法。
郭学林不慌不忙接道:“西域联盟那边擅长用机械之力攻城,他们擅长从超越的距离进行精准打击。对火药研究更是无人能及。”
郭睿明点头:“太祖皇帝那时候,是群狼环伺。
“西境一直由宁西将军镇守。
“宁西将军早些年带着一批来自于西域各国的匠人来投诚我东陵,太祖皇帝深谙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收编了那群人来自西域各国的匠人……
“北寰言的母亲,北寰一族,其实就是当年跟着宁西将军一起来自西域的收工匠人。
“北寰将军入了东陵军,在改造兵器上面颇有建树。
“后来也依靠着他参与改造的大型器械,在东陵每一场重要的战役里都为北寰家抒写了一笔重要的军功。当初提携北寰家的人是先帝。”
郭学林这才恍然:“所以当年‘朝东门’事件那么多武将受到牵连,唯独北寰家独善其身!原来是北寰府是先帝亲自提携的!我当时听北寰这姓氏,也问过先生,先生说北寰这姓氏在东陵百家姓中从未出现过,现在想来也是从西域语里翻译过来的。”
北寰家从西域迁到东陵来的,难怪,北寰双子那模样细细看上去,与东陵人长得不太一样。
“太祖二十三年底,”郭睿明继续道,“来自西境的一封匿名信,参了宁西将军一本。说他仗着军功与节度使之大权,在西境强行征收军粮,加重赋税,强占民田。另一边战事焦灼,也是因为宁西将军故意拖延战事,目的是要朝廷继续增发军饷,那边他又与西域各国互通有无。”
“那折子,现在知道是谁写的了吗?”郭学林问。
告诫
郭睿明点头:“那折子就是现在西境五洲节度使姚元武的姚家与西境勤王蔚光良蔚家一起上书。姚蔚两家世代从军,看见宁西将军故意拖延战事,生灵涂炭,心中不忍,这才拜托京中好友递了这份折子。”
“那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郭学林又问。
郭睿明回忆道:“那折子上达天听以后,太祖皇帝并没有下令处决,也没有派人去巡查西境,而是对宁西将军大肆封赏,还命工部去给宁西将军建了一座气派的宁西将军府。”
郭学林眨了眨眼睛:“祖父说的大事是什么?”
郭睿明道:“可是没有两年的功夫,宁西将军就在府中暴毙了。当时这事震惊朝野。再后来宁西将军府一直有人暴毙,一时间说什么都有。更多的说他在西境草菅人命,生灵涂炭,是那些冤魂前来索命。再后来,宁西将军府就没人住了。”
郭学林问:“现在那宁西将军府,也没人住了?”
郭睿明蹙眉想了想道:“我记得陛下登基以后,替武官翻了‘朝东门’的案子,论功行赏,大肆封赏武将。宁西将军府是工部派人去修的,修得极其阔绰奢华。陛下觉得放着可惜了,便收了回来,重新翻修了以后,赐给了西境勤王蔚光良当勤王府府邸。”
西境勤王府……
郭学林只知道勤王蔚光良是东陵第一个异姓王,其他却不知更多了。
但他最近跟着百晓学兵法,多少知道一些事,他喃喃问:“勤王府镇守西境,封疆大吏,手中那么大的权力……没有质子在许都?”
郭睿明对自己这个长孙溺爱,只要他肯学肯问,郭睿明无有不说的。
郭睿明摸了摸胡子,道:“那勤王在封王之前跟勤王妃感情深厚,育有一子。那孩子刚出生,正是勤王封王那一年,陛下就派景雀内官去西境宣旨,把刚出生的孩子封为世子。可那孩子六岁上,忽然体弱,一直病重。陛下也派御医院去看过,送过不少名贵药材,那孩子身体一直都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跟正常人一样,不好的时候……勤王府上下一直都在准备后事。”
“勤王没有妾室?”郭学林表示不解。
郭睿明摇头:“没有。西境将领不喜欢纳妾。大家都说勤王深情,勤王妃是西境五洲节度使姚元武的亲妹妹,勤王与勤王妃是青梅竹马的情分。这些年因为小世子的病,勤王妃殚精竭虑,再也没有孕。勤王也是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子,没再纳妾,家中也没其他孩子。”
郭学林沉思片刻,道:“勤王是个聪明人。他不纳妾,未必就是因为与勤王妃伉俪情深。而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入都当质子。西境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想跟姚家交恶。勤王这人深明大义,他知道要守住西境,姚家不可缺。所以他不肯纳妾,是给足了姚家面子。本来陛下替武将翻案,大肆封赏,一个给爵,一个给官,就容易让两家心生嫌隙。但陛下有陛下的手段,西境有西境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