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以左都督为长、右都督为教导使,级别暂定为正三品,负责各兵种的建设。”
“陆军都督府以卢俊义为左都督、鲁智深为右都督,水军都督府以李俊为左都督、阮小二为右都督,中军都督府以武松为左都督、公孙胜为右都督,卫军都督府以柴进为左都督、李应为右都督,番军都督府以晁盖为左都督、耶律大石为右都督。”
“各都督府设庶务处,以正六品主事负责,专掌文牍事务。”
将五军都督府的编制定了下来,并任命了左右都督,朱武察觉到卢俊义、鲁智深等统兵的将领,明显更高兴些。
想来他们也知道军务院是由参谋处和教导处主导,他们这些武将,不可能主持军务院。这个和军务院分庭抗礼的五军都督府,明显更适合他们。
自此,军中高级将领的晋升道路,开始出现分野。有了五军都督府,军中将领想要晋升时,就不必一直盯着军务院。
这种权力的流逝,自然让军务院上下有些不甘。作为事实上的军务院第一人,吴用虽然没有办法阻止这件事,却同样代表军务院,提出自己诉求:
“军务院执掌调兵权,若是没有军衔,如何调遣军队?”
“请主公一视同仁,同样授予军衔!”
说着,吴用还提到了朱武曾经授予的军师中郎将,请朱武免去此职,改为授予军衔。
朱武闻言沉吟,这才想到自己以前为了拉拢吴用等人,给他们授予的中郎将。这次调整军衔时,同样要考虑到这点。
思索之后,朱武向吴用道:
“中郎将在唐朝是正四品下,和中将的散官级别相当。所以中郎将的军衔,应该转为中将。”
“军师功勋卓着,再担任中郎将已有些屈就,可以为军师将军,以上将军衔主持参谋处。”
“这次改制之前就在军务院工作的人员,可以按拥有的品级授予相应军衔。改制之后的军务院人员,除非军中出身、拥有军衔三年以上者,不再授予军衔。”
“没有军衔的军中官员,可称之为文职军官。文职军官有相应品级待遇,没有指挥权限。”
回应了吴用的诉求,朱武看他还有一些不足,又继续道:
“文职军官可以按散官级别,转任相应文官。”
“拥有军衔的军官则需要退出现役、通过相应培训后,才有资格转业。”
“如今各地官员都还不足,若有人想转任地方,可以直接提出来。”
吴用闻言大喜,认为这个回应,已经足够他向军务院人员交待。想来那些人在知道文职军官可以直接转任文官后,都会欢呼雀跃。未来也一定会有人,用文职军官这条途径,成为文武官员。
和众人商量许久,将军衔制和军官品级调整的事情确定下来,朱武又留下吴用,召集蒋敬、萧让、朱贵、裴宣、耶律大石等政务院和都察院主官,商议文官品级。
有军务院的例子做参考,政务院人员的品级很快确定下来。以参赞政务头领为正三品政务参赞,并且设正四品参议、正五品议郎、正六品主事,主持政务院事务。
都察院则废除院长、副院长,改为正三品左右都御史,并且设正四品佥都御史,主持都察院各处。与此同时,朱武还设立正七品监察御史一职,授予他们独立监察权,监察各地事务。
“除了监察御史外,明朝还设有给事中,负责封驳政令、弹劾百官。”
“但是如今在打天下之时,一切以提高效率为先,给事中可以先不设,等以后各处提升为部后,再成立这个机构。”
思索着明朝的监察机构设置,朱武对都察院还负责的审判职责,不免有些忽略。耶律大石说道:
“臣自接任以来,发现都察院各处并不以监察为要。反而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审判案件。”
“将军欲以都察院为御史台,应该把审判职责,从都察院分开。”
“让都察院专心监察,不为它事分心!”
被耶律大石提醒,朱武这才想到,梁山泊的审判职责,如今还放在都察院。
这种为了简便把法律事务都放在都察院的做法,在如今正式建立官制后,已经不合时宜。必须要建立新部门,拆分法律机关:
“审判机关要独立,不受其它机关干涉。”
“官员也应该专心政务,不要老想着去断案。”
“可以设立大理院和各级法院,把审判机关独立出来。”
“都察院在监察的同时,也可以代行检察院职责。”
“政务院也应该有部分,负责司法执法。”
倾向于把法务和政务、军务分开,朱武很快决定,成立大理院和各级法院,专门负责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