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有些欣喜,朱武向花荣道:
“其他人呢?”
“除了你们几个外,其他人都愿意伐宋,没有丝毫反对?”
花荣想了一下,有些黯然地道:
“其他头领的想法花荣不知,但是除了关胜、呼延灼、宣赞三位兄弟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流露过不愿伐宋之意。”
“其实,以梁山泊的实力,伐宋当势如破竹,许多头领心里,都在想建功立业呢!”
向朱武透露了这些人的想法,朱武意外的同时,感到极为欣喜。本来他还担心方向转变过大会让一些人转不过来,没想到那些头领,比他还要想建功立业:
“看来我平时宣扬的建功立业想法,已经在梁山泊头领中深入人心。”
“这些人平时嘴上说着忠义,但是在看到有建功立业、成为开国功臣的可能后,比谁都要积极。”
“罗真人曾说梁山泊‘忠心者少,义气者稀’,此言果然不虚!”
心中既是高兴,又有一些警醒,朱武知道梁山泊那些平日里喊着忠义的,未必有多少忠心义气。反而是花荣、关胜这样真正践行忠义二字的,才是罕见之人:
“都是落草为寇的人,哪有多少忠义?”
“嘴上喊喊罢了,可不能忽悠住自己!”
自嘲一笑,朱武直到这时,才明白梁山泊大部分头领的真正想法,知道除了一些头领有坚定的信念外,其余大多数头领,都是随波逐流、注重实利之人:
“这样也好,只要我不吝啬官位爵位,这些人就会忠心我。”
“不必想东想西,顾忌兄弟义气!”
确定了他们的想法,朱武先是和关胜、呼延灼、宣赞等人交谈一番,又和卢俊义、鲁智深、武松等人推心置腹交流。在摸清楚这些人想法后,朱武将聚集在燕京的头领召集起来,奖赏北伐功劳,商议前途问题:
“自从政和四年、道历三千八百一十一年梁山泊立寨以来,到今年宣和四年、道历三千八百一十九年,梁山泊建立已有九年。”
“九年来,梁山泊从一个不足千人的山寨,发展到现在雄踞燕京、在山东也有数州根据地的大势力。隶属于梁山泊的士卒,更是近三十万。”
“如此实力,已经不可能被大宋朝廷容忍,梁山泊唯有割据自立、自成藩镇一途。”
“朱某身为首领,愿意和众兄弟同心协力,继续壮大梁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被朱武的言语所惊,梁山泊众位头领,却并没有意外。占据燕京之后,朱武在这里的所作所为,无疑都表明了他的想法,梁山泊众位头领,都有心理准备。
是以,在朱武直抒胸臆之后,除了花荣、关胜等人有些黯然之外,其余众位头领,俱是纷纷叫好。梁山泊用九年时间就发展出三十万兵力,而且把北辽灭掉,雄踞燕京等地。众头领都相信在朱武的带领下,梁山泊的实力会越来越强,直到挥师南下,夺取大宋江山。
至此,朱武在内部统一了目标,以夺取天下为目标,暂时割据自立。
在这样一个目标下,朱武开始对梁山泊的制度,更进一步调整,打算把原本用于梁山泊的制度,和当前的官制对接。
只是,在这之前,朱武需要把花荣、关胜、呼延灼、宣赞这四个不愿伐宋的头领调到北方,驻守长城一线:
“关胜本就在蓟州驻扎,作为第二道防线。他的性格傲慢,容易发生疏漏,不适合在最前线防守,适合后方支援。”
“由他在蓟州驻扎,即使最前线被攻破,也有可能挽回。蓟州以东的防御,可以交给他和宋江。”
“至于花荣,他多次向我请求去帮宋江,宋江也来信让花荣帮忙。可以让他去接替张清,驻守松亭关一带。他的训练处处长一职可以由徐宁代替,负责新兵训练。”
“至于呼延灼,可以和董平对调,同样安排在山海关。”
“宣赞则可以接替栾廷玉,负责蓟州北面的长城防线。有关胜在后面照看,应该不致出错。”
“这样张清、栾廷玉就调了出来,可以再组建两个混成旅,作为机动兵力。”
“他们两人的调动,还有董平和呼延灼的对调,都可以作为试验。看看将领调整后,各师旅的反应。”
“希望一切顺利,不要影响战力!”
将各种因素计算在内,朱武决定乘这次机会进行调整。让麾下各支军队,更加如臂指使。
喜欢从水浒开始修炼()从水浒开始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