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隆万盛世无错版 > 第171章 传胪喜报(第1页)

第171章 传胪喜报(第1页)

“拆开弥封。”嘉靖皇帝说出这话,也显示着他似乎并不大打算对读卷官们排定的名次有什么异议。但是自古皇权至上,在打开弥封后,是否还会调整名次,那就不一定了。开科取士,皇帝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今日是三月十七日,明日就是三月十八日,要举行传胪大典,所以今天就要填好黄榜并用印,把需要完成的程序都走完。随着弥封被打开,第一份题卷的名字显露出来,诸大绶。随后第二个名字也出来了,是陶大临,然后第三个陈锡一直拆到第八份题卷,本次会元金达的名字才出现在众人眼前。严嵩虽然对金达不满,可是也不敢狠命打压金达的名次,只能适当往下压一压。按照正常情况,嘉靖皇帝之前并没有要调整名次的想法,那么作为会元的金达就会成为二甲第五名,而无缘一甲前三。随后继续拆开后面的弥封,鲍承荫、刘行素、柴祥、魏广德四个名字出现在众人眼前。一样是科场规则,即便严嵩,也很难刻意打压某些人的名次,自然也很难抬高一些人的名次。金达,严嵩再不满,也不能把他压倒三甲去。魏广德,就算他怎么卖力推,也不可能推上二甲,一切都是有规矩的。打破规矩的只有一个办法,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皇帝。严嵩在这次的进呈题卷中耍了个小聪明,把金达压倒最低,而把魏广德提到三甲前四名,这样虽然也把魏广德的名次提高了一百多名上来,可是还不算坏规矩。接下来就看嘉靖皇帝是什么个态度了,这对于以后严嵩对魏广德是什么态度就很重要了。嘉靖皇帝看着桌上的十二份题卷,也没耽误什么时间,直接提前桌上的朱笔在第一份和第二份题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语,这也是嘉靖皇帝的习惯。写下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是看过题卷的。但是在写下两份题卷后,嘉靖皇帝却没有在第三份陈锡的题卷上写下评语,而是拿起第八份题卷放到第三的位置上。做为跟随嘉靖皇帝多年的臣子来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随侍一旁的太监黄锦马上上前把其他题卷往后挪了挪位置,而首辅严嵩也只是双眼微眯,随即又恢复了正常。嘉靖皇帝一气呵成,在金达的题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语,随即放下朱笔。这一刻,今科殿试的一甲三名就算确定下来了。状元诸大绶,榜眼陶大临,探花金达。嘉靖皇帝又看了看后面的卷子,殿试排名,皇帝有最终的决定权,只是这摆上来的题卷所代表的名次,却是体现了文官的意志。嘉靖皇帝终于还是拿起了最后一份卷子,看似随意的翻了翻,嘴里说了句:“还算中规中矩。”还算中规中矩?这话是什么意思?嘉靖皇帝虽然说话的声音很轻,可是大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自然让他身边服侍的太监和十四位读卷官都听得清楚。随即就看到嘉靖皇帝将手中的题卷塞到了第四的位置上,位列于金达之后。这个名次的调整就有点大了,直接从三甲调到二甲,还是二甲第一,“传胪”的位置上。包括严嵩在内,所有的读卷官都不由得睁大眼睛再看了一眼那御案上的题卷,没人多说一句,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是飘向了严嵩一侧。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读卷官都在猜测,或许是之前嘉靖皇帝就给过严嵩什么暗示,所以才会这样吧。毕竟当时徐阶也选择了严嵩的方式,单独把魏广德的卷子递给他们,让他们先看并下评判等级。虽然魏广德的卷子总体来说评分很高,但是毕竟会试名次拖累,只能呆在三甲之中。而且能够杀到殿试来的贡士们,其实也没人是菜鸟弱鸡,都是很有水平的,魏广德卷子的真实水平在这三百人当中其实还真不算出彩,会试的名次还是很客观的。读卷官里,也只有吴鹏和雷礼额头有点微微冒汗,不过这个又怪得了谁?当初读卷完后,他们就发现了那份十个上等,两个中上和两个中的卷子,当时他们还以为这是严阁老的关系户,完全没想到会是皇帝的。而嘉靖皇帝的表现,却是在严嵩看来,实锤了。嘉靖皇帝现在每天服用的仙丹已经越来越多,那东西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在严嵩看来,嘉靖皇帝莫不是已经有所感觉,所以开始为储君准备人手了。对于魏广德,他知道的情况也不少。世袭军户家族出身,然后就是科举出人头地。上次南京倭寇就是被他们剿灭的,据说这小孩还亲自上阵砍杀了一个倭寇,有勇有谋,也算文武双全吧。这会儿严嵩已经想到后面该怎么安排魏广德了,以他的水平,朝试估计不会出彩,进翰林院依旧很难。虽然现在严嵩父子可以说把持朝政,在六部都很有话语权,可是翰林院这个地方,向来是清流的大本营,他对这个衙门的影响说实话,还真不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严嵩在考虑怎么安排魏广德,其他的读卷官这会儿也在考虑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看上去颇有圣眷的小家伙。其实,在嘉靖皇帝心里,想的不过是给魏广德一个补偿罢了。十一月份的时候,关于九月剿倭的封赏才定下来,并发向了南京。魏广德因为没有军职,所以没有被列入封赏名单之中,他名下那个斩首倭寇一级的战功被转到了表哥吴栋身上,这个符合功劳大家有份的惯例。不过,在嘉靖皇帝看来,有功要赏有过要罚,魏广德既然没法获得战功,那就在科举上给他一个补偿吧。或许还有其他想法,谁又知道呢!之前他是打算给他贡士的机会,但是没想到报上来的名册里已经有他的名字了,那就只能殿试给他个好点的名次,也算对得起他这份忠诚。“其他的你们定吧。”嘉靖皇帝又看了下自己钦定的本次殿试成绩后,略微满意的点点头,随即说道。吩咐完大臣,嘉靖皇帝有对黄锦说道:“让尚宝监、制敕房配合,皇榜填好就马上用印盖章,不要耽误了明天的大典。”“是,奴才下去就和他们说。”黄锦立马躬身答话道,黄锦现在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这尚宝监自然在他直属范围之内,只不过他关注更多的还是宫里的事儿,东厂那边他交给陈洪在负责。这个时候,十四个读卷官也向嘉靖皇帝行礼,然后带上十二份题卷退出屋去,到隔壁房间开始整理这次殿试成绩并填榜。而此时的九江府城里,九江卫卫指挥使司衙门一切如常。年前南京兵部、五军都督府来人了,把这次的剿倭的封赏发了下来,在当时可是让全卫上下欢喜了一场,实在是赏赐有点出乎意料。卫指挥一级大多都没到升官的时候,自然没人觉得能升官,而且就算升又能升到哪里去?调京营吗?这年代,武官都还是觉得在地方好,去了京城就要成天点头哈腰的,实在不是好去处。因为这次功劳很大,所以赏赐虽然没有给他们加官进爵,但是都被提一级散阶外,九江卫指挥使和指挥同知更是获赐一件斗牛服,而其他诸将则获得了一件麒麟服。升官的,也只有吴占奎升指挥同知,魏勐从从五品卫镇抚位置升到后军千户所千户,品级提高一级到正五品。右军千户所百户魏文才也因为出战有功,被特例赏赐麒麟服一件。还有就是一些赏银,不过并不多,这个时候虽然民间因为海贸的关系,流通的金银有一些增加,但是在朝廷里依旧很紧张,所以武官的赐银多的五十两,少的也就二十两。那点赏银,现在还真不被这帮军汉在乎,也就是下面的官兵高兴,都是一帮没见过钱的家伙,武官们对获得赐服更加在意。大明朝的赐服,对于在外武将来说,还是蛮稀罕的东西。明朝赐服种类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嘉靖皇帝,最喜欢给人赐道家的东西,不过在官面上的赐服主要还是四种: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蟒服是明代级别最高的赐服,是仅次于皇帝所穿龙袍的尊贵服饰,为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等蒙恩特赏的赐服。《明史·舆服志》记载:“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获赐蟒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蟒袍加身,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次之的飞鱼服一般得要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获得,锦衣卫其实是不配穿飞鱼服的,校尉大多是蓝色棉甲,只有千户以上武官才有可能获赐飞鱼服。斗牛服是次于飞鱼服的第三等赐服,一般授予三品以上的官员。最后的麒麟服本为明代公、侯、驸马、伯爵的公服,但因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着名的仁义之兽,明代皇帝亦将麒麟服作为一种赐服,赏赐给四、五品的大臣。值得一说的就是,皇帝身边随侍的锦衣卫、侍卫等也大多获赐麒麟服。明朝这四种赐服除了蟒服中的团蟒袍外,大都比较难辨认,只能看动物的头和尾巴进行分辨的出是哪种,这或许也是锦衣卫穿飞鱼服这个说法的来源。不过喜庆气氛持续到年关,在春节后早已淡去。在中午的时候,长江下游一条快船在风帆和桨页划水的加速下,快速靠向九江码头,看船头的灯笼就知道,这是一条官船,属于水马驿用来传递公文的快船。在船靠上九江码头后,一个驿卒就背着竹筒快步下船,在码头旁一个挂着“驿”字的小院里进行简单交接,随后就有一名驿卒接过竹筒翻身上马向着城里冲去。不多时,驿卒骑马穿过城门,马褂銮铃响起清脆的声响穿透了街市上的繁华喧嚣,所有街上行人自觉站到路两旁,仍由驿卒打马而过。不多时,驿卒就到了知府衙门外,衙役马上迎了上去,知道是公文马上就带着驿卒进了知府衙门。九江知府这会儿正在用午饭,忽然听到门外有人禀报有紧急公文送到,他也只好放下筷子让其他人继续吃饭,自己起身出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到了外面就对来人问道:‘什么公文?’“会试放榜,喜报,公文直发九江府。”那衙役连忙躬身回道。“嗯?”九江知府听闻是会试放榜结果,心里先是诧异,随即就是惊喜,公文的内容不言而喻,九江府有举子过了会试,成为贡士,之后还会有殿试成绩出来。九江知府在这里干了两任,但是一直没机会升迁,以他的理解,怕就是科举这块九江府连续数次吃了败仗,所以影响到自己的考评了。现在好了,有会试消息发来,说明这次的会试九江府终于是出人才了。忙不迭,知府结果竹筒打开,抽出一卷被弥封的公文,按照惯例检查弥封后才拆开,抽出里面用黄纸眷写的公文。好家伙,打开一看,里面有五张纸,其中一张是正式公文,那是由衙门保存,以此为凭据修改贡士的户籍资料。知府打开一看,好家伙,四个人名出现在上面,这次会试,九江府就过了四个人,比去年乡试过的还多。九江知府瞬间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细细看了上面举子的信息。劳堪、夏可范、张科、魏广德。劳堪和魏广德他还有印象,去年的举人,夏可范是瑞昌人,嘉靖二十八年举人,会试成绩212名,张科湖口人,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会试成绩221名。魏广德是九江卫的人,知府大人自然有印象,271名也不错,至少上榜了,三甲,应该能干到知府位置,运气好还能再升一品也未可知。劳堪就厉害了,会试80名,妥妥的二甲进士。“叫典使、经历过来,马上。”知府大人马上吩咐道,贡士的喜报要马上发出去,特别是张科和夏可范的喜报要马上转到他们的户籍地去,自己就去劳家走一趟,让谁去九江卫那边好呢?明朝交通如此,在京城殿试都已经结束后,会试成绩终于还是抵达了九江府。会试发榜成绩虽然重要,可是也不同于紧急军情,自然用不到急递铺这样的特殊通讯渠道,所以走的是水马驿,不过也算是快的了,才十来天时间就送到九江府。:()隆万盛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