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反董卓联合军剧本 >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第1页)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第1页)

孙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城中熙熙攘攘的百姓。一旦战火燃起,庐江之地必将生灵涂炭。他曾立志护佑百姓,难道如今要亲手将他们拖入战火深渊?三天的抉择,如同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呼吸都觉艰难。他忆起父亲临终的嘱托,那眼中的期盼与信任,犹如烈火在心中燃烧。“难道我真的要放弃吗?”孙策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挣扎与痛苦。窗外的风呼啸而过,似在催促他做出决定。孙策面色凝重,召集黄盖、程普、韩当等一众心腹大将商讨应对杨业招安之事。黄盖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主公,朝廷招安,此乃天赐良机。”“我等久居乱世,为的不就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如今若能为朝廷效力,可保庐江安宁,亦能使麾下将士有个光明前程。”程普微微摇头,长叹了一声:“公覆,此中关节未必如此简单。如今这所谓‘朝廷’,怕早已是杨司空的一言堂。”“我等若应下,究竟是为朝廷,还是为杨家,实在难以分清。”黄盖眉头一皱:“德谋,这有何区别?杨司空如今权倾朝野,代天子行事,为其效力,不就是为朝廷尽忠?”程普坐直身子,神色严肃:“朝廷乃正统,是天下共主,有其纲纪法度。”“杨家虽势大,终究只是臣子。”“若只知效忠杨家,日后恐生变数,我等岂不成了助臣下僭越之人?”韩当思索片刻,缓缓开口:“主公,在我看来,不论为谁,如今这天下大势,杨司空已占大半。”“其文臣武将如云,兵强马壮,且所到之处,百姓归心。”“我等投奔杨司空,不失为一条明智之路。”程普听了韩当的话,心中不甘,却也无言反驳。他想起往昔随孙坚将军征战四方的日子,那时孙氏一门何等意气风发,虽历经坎坷,却也从未向人低头。黄盖见状,又感慨道:“诸位莫忘,当年先将军也曾与杨业在战场上一较高下。”“虽不幸落败,但那是堂堂正正的对决。”“杨业此人确有雄才大略,非等闲之辈。”韩当点头称是:“先将军之勇,我等铭记于心。但如今这局势,杨司空如日中天。”“我观天下,恐无人能阻挡他结束纷争,成就大业。”孙策坐在主位上,听着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心乱如麻。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腰间剑柄,心中矛盾重重。一方面,他不愿轻易放弃孙氏在庐江的基业,更不想寄人篱下。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杨业的强大与不可小觑。若执意对抗,庐江军民必将遭受涂炭,自己又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吴景站了出来,轻声道:“主公,若觉得杨司空不妥,不如投奔江东的曹操。”“曹操亦是一方枭雄,手下亦有诸多能人异士,在江东颇有根基。”黄盖苦笑一声:“曹操虽有其能,但与杨司空相比,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如今杨司空已据中原大地,兵锋所指,势如破竹。”“曹操自保尚且不易,我等投奔于他,又能有何作为?”孙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挣扎。他望着堂下这些追随自己多年的老将,深知他们的话皆出于对自己、对孙氏一门的忠诚与关切。但抉择实在太过艰难,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孙策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决定接受朝廷招安。”此语一出,黄盖与韩当相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认同。他们齐声应道:“主公此举甚是明智,我等愿追随主公,共赴前程。”程普满脸无奈,沉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吴景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眼神复杂地看着孙策。孙贲向前一步,神情坚定:“伯符,不管你做出什么决策,我都定会全力支持。”“你的目光所及,便是我等前行的方向。”孙策心怀感激地扫视诸将:“诸君厚意,策铭记于心。”“我等此去投诚,并非怯懦,实乃为庐江百姓、为孙氏一门谋长远之福祉。”言罢,他整了整衣冠,昂首阔步,带领众将踏上投诚之路。寿春城中,杨业闻得孙策前来,亲率麾下众臣于城门外相迎。孙策见杨业威风凛凛,气态不凡,赶忙上前参拜:“罪臣孙策,拜见司空。”杨业面带微笑,亲手扶起孙策:“伯符快快请起,你能前来,实乃大喜之事。”随即将孙策一行引入城中,设盛宴款待。宴会上,珍馐佳肴摆满桌案,酒香四溢。杨业端坐主位,举杯向孙策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想当年,令尊孙坚将军纵横沙场,其武勇之名威震四方,乃当世豪杰。”“今日见伯符,亦是英姿飒爽,果敢坚毅,真有乃父之风啊!”孙策起身,恭敬地回应:“司空谬赞,家父之事,策年幼时亦有所闻,只叹未能亲见其巅峰之姿。”“没想到司空至今还记得家父,策感激涕零。”杨业微微仰头,似是陷入回忆:“孙坚将军讨董卓、战刘表,每一战皆惊心动魄。”“其忠勇爱国之心,令人钦佩。”“今伯符能承继父志,顺应大势,此等胸怀与远见,更为难得。”孙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的思念与自豪,亦有对未来在杨业麾下效力的忐忑与期待。他再次举杯:“司空之恩,策必以死相报。自今日起,孙策愿在司空麾下,为平定天下竭尽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杨业大笑,与孙策同饮此杯:“有伯符相助,何愁乱世不平?我等当齐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不负天下人之望。”众将见此情形,亦纷纷举杯,高呼效忠。一时间,宴会厅内气氛热烈而和谐。自孙策率部投诚后,杨业在江淮之地的威望如日中天。欲成大业,不仅需兵强马壮,更需贤才辅佐。于是,杨业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名士,决意广纳贤才,充实己方阵营。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氏。其自幼聪慧,熟读兵书,心怀壮志,且精通音律,才貌双全,在江淮一带声名远扬。杨业听闻其名,便亲自登门拜访。周瑜见杨业诚心相邀,且观其胸怀天下,礼贤下士,心中颇为所动。一番交谈后,周瑜深感杨业乃明主可依,遂欣然应允,愿为其效力。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他为人豪爽,性好施与,家富于财,却不慕荣华,常散财以济穷困,结交豪杰。杨业闻其高义,遣人送去厚礼并书信一封,诚挚相邀。鲁肃阅信后,思索良久。他见杨业势力渐强,又有平定乱世之志,料定其必成大业,于是决定出山相助。杨业得此二人,大喜过望。:()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