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离春耕还有大概一个多月,山上的雪还未融化。提前做一次动员大会,能够让村民们知道种树的好处,鼓舞村民春耕的士气。齐村长在齐家村颇有威望,又有村里的小伙子齐斌去了源柔府当衙役。一个月八两银子的俸禄,可把村里人给羡慕坏了。这段时间,村里人没少往齐斌娘亲跟前凑,话里话外都是打听齐斌的情况。眼下听说不仅齐斌回村了,还是带着通判大人回来了。通判大人听说比县令大人的官还大,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献殷勤的好时候,怎么能不抓住。所以,等齐村长召集村里人到村口集合时,除了村里几个懒汉外,就连村里的老人们都到了。齐村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一一向村里人介绍张泽、郑川一行人。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张泽和郑川几人身上,眼底的惊讶掩盖不住。这位通判大人是不是太年轻了些,瞧着比斌小子还小些。再看看旁边的郑县令,那就是干巴巴的老树皮,啧啧,原来县令老爷长得这么一般……村民们心里的腹诽,郑川并没有听到,但是他到底是活了这么多年。见过的人和事多,自然瞧出了村民眼底的想法。通判大人在侧,他不敢冒头,还是乖乖在一旁当鹌鹑。张泽温和地看向齐家村的村民们,见众人衣裳单薄,衣裳补丁落补丁,不少村民脸上都有些麻木。等齐家村介绍完,张泽没有说什么场面话,直奔主题。“乡亲们,你们想不想以后都让家里人吃上饱饭?”“想!我想吃饱饭,通判大人,你有什么法子能让阿爷阿奶还有妹妹们不再挨饿?”一个稚嫩的童声不等其他人回应,率先问道。张泽看着人群中衣裳单薄,面黄肌瘦的脸上被冻红了一大片,枯黄的头发用一根布条胡乱绑着的小孩。“小童,你上前来,你叫什么?”石生见张泽看向他的目光里满是温柔,不带一丝旁的情绪。鬼使神差地大步从人群中挤了出去,站在了张泽面前。“回大人,我见石生。”“石生,你刚才问的问题,正是本官想同大家说的。”张泽递了一个眼神给一旁的水荣,水荣悄悄退了出去。“冬春两季,尤其是春耕之时,村里经常会遭遇风沙,刚种下的粮食因着风沙,被埋的被埋,枯死的枯死……因着这些原因,即使后面补种了,过了天时的粮食产量会差很多。这些即使本官不说,乡亲们肯定也清楚。”张泽的话,让不少人的不住地点着头,每年春天的风沙,真是害人得紧。可是,可是,那是老天爷的惩罚,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忍不住喊道:“风沙都是老天爷的天罚,我们没有办法啊!”“老人家,你别激动。本官既然当着众人的面前提起此事,自然就是有了对抗风沙的法子。”“对抗风沙的法子?!这怎么可能?!我们祖祖辈辈都在齐家村住着,这风沙是一年比一年多……”“是啊,前些年风沙还没这么多……”“都换了好多的县令,压根没能解决风沙……”齐家村见众人七嘴八舌,害怕村里人说错话,得罪了通判大人,立马喝道:“行了,都别打岔,让大人把话说完。咱们常年在田地里转悠,哪里比得上大人见多识广。”齐家村的喝斥很有威慑力,众人立马都闭上了嘴。张泽脸色不变,水荣把衣裳递给了张泽,张泽笑着给一旁冻得瑟瑟发抖的石生披上。“石生,这衣裳虽然不合身,但是暖和,你快穿上。”石生第一次感受身子暖和是这种感觉,他想推辞。但,又舍不得身上的温暖。不等他拒绝,张泽已经看向了众人,“本官确实有一些对抗风沙的法子,仅靠本官一人无法实现,需要诸位一道,方能解决风沙。”“本官的法子很简单,在田地周围,种上抗风沙的树木。”“种树?”众人疑惑不已,“大人有所不知,咱们这儿庄稼都难种,更何况是树,太费水了。”张泽递了一个眼神给一旁的齐斌,齐斌笑呵呵道:“婶子忘了,沙棘、沙枣……这些都不怕风沙。”经齐斌这么一提醒,众人纷纷回忆着自己的记忆。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只是种沙枣、沙棘真能挡住风沙吗?“第一年种下的沙枣、沙棘还小,不能完全抵挡住所有的风沙,但是,树木会长大,它们足够大时,何愁挡不住风沙?”张泽这么一问,众人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除此之外,靠近风沙让的田地种些更耐旱的粟、黍,再种小麦。”众人冒头疑问,这位通判大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若是一般人哪里会想到这些,偏偏他说的又有些道理。村民们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听通判大人的。张泽看出了众人的犹豫不决,继续加大火力。“想要让家里人吃饱饭,就听本官的。不是一味地埋在田间地头,就能让庄稼长得好,咱们要有方法。种庄稼就像养小孩一样,给予它们足够的粮食,它们才能长得壮实。”这般朴实无华的语气,众人都听懂了。石生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张泽,“大人,石生听大人的,回去就去山上挖沙枣种到田埂上。”“眼下雪还未融,不合适种树,等雪融了后,再种不迟。”“乡亲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春日种树,冬日粮食满仓……”在张泽一通通俗易懂地动员后,齐家村的村民都动摇了。也许,应该听通判大人的试一试,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不会比现在更差了。齐村长看出了村里人的想法,齐斌在一旁添砖加瓦,“叔、婶们听小子一言,我家大人是个有本事的,听他的话准没错。小子才跟了大人一个月不到,现在日就能吃上一顿肉。”张泽在一旁忍不住暗叹一句:“好小子,是个会打配合的。”“日就能吃上一顿肉!我的老天爷啊,大人,府衙还缺人吗,我家……”:()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