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在耳边婉转,北国的雪松味也在鼻间徘徊,她在梦里也果真不那么害怕了。循环往复的噩梦不再有了,她与那人抵足而眠,在那温热的胸膛和温柔的话声里睡得安安稳稳。她睡了有多久,那人便陪伴了多久,数日来的兵戈扰攘大多告一段落,他也能放下心来好好地安歇一阵子了。有时候能听见那人轻轻唤她,“小七,喝口水吧。”有时候是哄劝一句,“小七,醒来喝口粥吧。”她不吃不喝,只是昏睡,昏睡了也不知有多久了,断断续续的也做一些梦,但睡睡醒醒的,做的什么梦也只记得个零星碎片。好似有一个孩子,不像燕公子许瞻,倒有七八分似魏公子既白。那个孩子就孤零零地一个人立在荒原里,那无边无垠的砾漠蛮荒有多么旷渺幽远了,便衬得那孩子有多似沧海一粟,似恒河一沙。那小孩看起来如蜉蝣一只。小七知道那个孩子是谁。她蹲下身来,抹去那孩子眼角的泪,温蔼地问他,“你在等谁呐?”那孩子抽抽搭搭地说,“父亲不要我。”小七眼里含泪,“你父亲是爱你母亲的,也是爱你的。”那孩子闻言笑起来,“姑母,父亲果真爱我吗?”一声姑母愈发叫她落了泪,她将那孩子抱在怀里,“你是他的长子,他怎么会不爱你呢?但他是个君王,有太多的不得已,姑母信他,你也要信他。”那孩子呜呜地哭,用力点头,“姑母,我冷。”她轻轻地抚摸着那孩子的脑袋,“好孩子,走罢,去你该去的地方吧,去找你的母亲,总有一天,你还会再来的。”那孩子哭,“我不舍得父亲。”小七温声哄他,“那便跟着你父亲走吧,你父亲也会是个好君王。”那孩子问她,“姑母,我该往哪里走呢?”她打量着周遭,这周遭如鸿蒙初辟,一片混沌,分不清个东南西北。她便说,“你只要心里念着大梁,念着你父亲,就能找到他。”她自己回不去,这个孩子能回去也是好的。那孩子抹了泪,伏在地上与她告了别,“拜别姑母。”随即起来转身就要走了,他走得十分快,眨眼的工夫就甩开她一大截,小七问他,“你见过姐姐和哥哥吗?”小孩儿止住步子,转过身来时已经看不太清脸的模样了,他摇着头,“没见过。”小七梦里叹息,火烧青瓦楼之后,那两个孩子再也不曾入梦了。但脸上一热,好似有人在为她抹眼泪,那低沉又轻柔的说话声还在耳边,“你为何而哭呐?你梦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她闭着眸子没有醒,她私心里是不愿醒来的。她怕自己演不好,瞒不过那人的眼睛。她昏天暗地地睡,没日没夜地睡。偶然被说话声惊醒,说话声很轻,说话的人也不在室内,但她依然惊起。烛花摇影,听见外头的人低低禀道,“静姝姑娘一直在府外跪着,老奴怕外人见了不好,擅自做主先请她进了门,只是不知公子愿不愿见,也不知老奴请她来妥不妥当。”是郑寺人的声音,这数日来也都是郑寺人在兰台内外前后奔波操持。小七不禁想,郑寺人也是深得公子许瞻信任罢?那人问,“可求过什么?”郑寺人道,“什么也不说,就只是跪着。”可静姝还能求什么,她求的自然是陆九卿。恍惚想起先前夜半静姝来兰台回话,兰台的主人曾问她,“静姝,你可记得细作最忌讳什么?”那时的静姝垂着眸子回他,“奴是公子的人,不会爱上陆大人。”但她到底是爱上了。不爱便不会来求,是因为爱了,才在每个入夜来兰台时,回的都是一样的话。说的都是,“大人与昨日一样,仍旧规言矩步,没有什么异动。”那人道,“任她跪着,不必理会。”郑寺人应了,蹑手蹑脚地下了楼。那人又在案前坐了片刻,翻开案牍,提笔蘸墨,约莫是想要批阅公文,却好一会儿都没有落笔,闻得一声沉沉的叹息,怔怔地掷了狼毫,又是良久都没有再动。小七极少见到他如此心浮气躁的时候,不知此时又在烦忧些什么。他在国事上能捭阖纵横,掀天动地,亦能九合一匡,廓开大计,又有什么事值得他心烦虑乱呢?(九合一匡,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钟鸣漏尽,人寂影残,他就在案前坐着,一坐就是许久。不知有没有一刻,他也厌恶了这无尽头的权谋机变,也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也想着山野之衣、住柴车之屋,也想寄隐孤山下,但取一瓢饮。但从那一声声的短叹长吁中,可知他活得也并不痛快。但这世上终究没有谁是痛痛快快的。各有各的难啊!他远没有世人想象中的强硬,他也需要人陪,也需要人好好地疼。他的面色大抵依旧苍白疲累,高高的眉峰大抵亦始终不曾舒展开来。从前她也见他如此,从前她会伸手去抚他的眉峰,轻声说他,“公子眉心要拧出皱纹来了。”从前他说,“小七,我唯有你。”从前他说,“你是刻在我骨子里,让我抓心挠肺的人。”从前那是她的当路君,她是当路君的小狸奴。如今却不会了。如今她知道他正为什么犯着愁,却不会再起身自背后揽住她,不会再展开双臂环住他的胸膛,也不会再靠在他的脊背上柔声呢喃一句,“当路君怎么不叫醒我?”那人一动不动,木纱门上那道高大的影子也一动不动。他好似已经死去,没有一点儿的生机。小七朝窗边望去,月落参横,曦色乍现。此时不知已是第几日的天明,但不管怎样,新的一日就要来了。:()燕宫杀,公子他日日娇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