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抢走他们的生意,让他们关门!”
这是个好办法,古话说,上兵伐谋,打架落了下乘,最高明的较量,应该是斗智斗勇,正好这里聚集了许多华人企业家,大家合计一下,用商业竞争击垮他们,赢的名正言顺,那才叫爽。
可是具体怎么做,大家都没有主意,不约而同的望向李湛,因为是他提出了这个主意。
他说:“这些酒吧大同小异,卖的都是同样的酒水,我觉得应该先开发一种全新的酒,主打一个我有你没有。”
“差异化竞争,很有想法,看来你也是个生意人,可是一种酒的开发,没有那么简单吧,而且酒水的风味是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难道在这里住个两三年?”
这位华人老哥说的也有道理,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家都是来旅游的,没打算在这里呆很长时间,临时开发一种新酒,不太现实。
李湛却说:“这件事交给我,我有把握在一周之内搞定,你们帮我物色一条游轮,最好是很大的那种,类似于泰坦尼克号。”
“开玩笑的吧,泰坦尼克号?”
“就算有这样的游轮,你买得起吗?”
他笑的很神秘:“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一周后买不起,总之你们帮我盯着夏威夷的游轮行情,其余的交给我。”
一周后是什么好日子,难道买船打折吗?
他不肯透露具体的计划,大家只好压住心底的好奇,按照他的计划行动。
他自己也没闲着,一个远洋电话打到江城,委托张学勤买一批家乡的稻米,点名要淇水镇的,因为淇水镇的白酒,整个云省都很出名,当年他父亲还在的时候,用淇水镇某个朋友送来的配方,尝试开酒厂,那方子很不错,酿出来的白酒芬芳浓郁,回味悠远,父亲高兴极了,从玻璃厂买了酒瓶,准备包装售卖,结果那方子是他朋友偷来的,人家大酒厂找上门,给他父亲两个选择,要么掏一笔巨款买下来配方,要么关停厂子,那是80年代初,大家手里都没钱,父亲买不起配方,只好关了酒厂。
后来尝试其它的配方,效果都不好,渐渐地,父亲放弃了经营酒厂,转行去搞劳保,隔三差五的出差,在外地有了婚外情,很少回家了。
家里的事情先不说,当初酿酒的时候,商业环境很不好,不敢雇佣工人,父亲就让他打下手,所以他对酿酒的工艺非常熟悉,那个侵权的配方,他也背的滚瓜烂熟。
当然了,配方现在也不能用,因为那是仅次于茅台的知名酒厂的方子,他用了还是侵权,人家还会找他的麻烦。
他没打算用,他想改一改,酿造一种全新的白酒。
原因有两个。
一是老方子不能直接用,二是白酒在国外不受欢迎。
第二个原因就说来话长了,有风俗习惯的因素,外国人喝惯了威士忌白兰地朗姆酒之类的玩意,对白酒不感冒,而且白酒最不受欢迎的一点是,它实在太难喝了。
度数也太高了。
凡是最初接触过白酒的,应该都知道,白酒的芬芳,根本压不住那股子让人上头的酒精味,很难让一个没有喝过的人喜欢上。
而且蒸馏白酒在古代并不流行,古人喜欢喝黄酒米酒多一点,蒸馏白酒是在抗战期间流行起来的,贫苦的红军战士把这种廉价的酒水当作精神食粮,苦中作乐,建国以后成了老传统,国宴上也摆白酒,这才有了白酒在国内的流行。
说白了,除了内地的拥趸,外人基本不喜欢白酒,它难喝,度数高,容易醉,还跟其它的酒液不调和,不能成为其它酒水的基酒和调和酒,没法混搭。
但是李湛前一阵子回老家,尝试过一种新的酿酒方法,如果成功,或许可以彻底改变白酒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