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陈永熙一脸陪笑:“王爷,下官也是没办法啊,不然绝对不敢打扰王爷王妃清闲。”
“嗯?”
纪遇安也不废话,让他有事赶紧说事,自己等会儿还要回府抱他家小甜宝呢,没空瞎耽搁。
想到软绵绵的小儿子,还有精致可爱的大儿子和他的美王妃,安王内心软软的,胀胀的,心情愉悦了不少,看工部尚书都顺眼了许多。
“王爷,火·药倒是没什么问题,做好就运往北境了,陛下说暂时已经不需要再制作了,想必北境那边都是好消息,就是这个水泥,您当初去北境之前工部就着手制作了,也按照您的吩咐都没有停过,如今水泥已经填满了工部的库房,下官又特地让人在外头收拾了一间大屋出来,也填满了,实在没辙了!”
陈永熙都快哭了,他难啊,水泥不好保存,弄不好灰尘满天飞,也不知道王爷弄这么多水泥到底想干嘛,不过他倒也没有多担心,看看火·药就知道,安王不做无用之事。
“王爷您到底用不用这些水泥啊,要干嘛用的?户部那边可是对咱们意见很大,说我们浪费银钱,颜大人可是找了下官好几回了,说是打仗之后国库紧张,要减少工部的开支,工部现在可没钱了……”
陈永熙开始卖惨,啰啰嗦嗦诉苦工部的难处,反正户部尚书是王爷的老丈人,想要钱,还得王爷上。
纪遇安哭笑不得,老狐狸……
“行了,本王知道了,如今本王也回京了,既然你们都说水泥已经太多了,那也该用起来了。”
纪遇安原本还想多偷懒一阵的,这些人都不让他清净,那就大家一起忙起来好了。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哪朝哪代都适用,他让工部制作那么多水泥出来,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修混凝土道路。
路一旦修起来,水泥消耗那是很快的,他之前还打算再等等,如今既然万事具备,那就开始吧。
纪遇安在工部晃了一圈,便去找宏宣帝了。
翌日上朝,宏宣帝直接在朝上宣布了修路计划,并把纪遇安拟好的计划书传了下去,朝中官员对于是否应该修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大家开始各抒己见。
“不妥,修路劳民伤财,还不一定对百姓有用。”
一位御史大人首先出列反对,有人趁机附议。
“启禀陛下,臣不同意张大人的话,事实是因为交通不便,百姓在城池之间往来艰难,要想赚钱更是不易,经济发展不起来,导致很多地方非常落后,自己出不去,别人进不来,怎么赚银子。”
也有那眼光长远的官员十分赞同修路,纷纷站出来,觉得安王分析得很有道理,要想富就要先修路。
想让百姓安居乐业,首先要解决他们吃饱床暖的问题,而要想吃饱穿暖那得先赚钱。
修了路,进出方便,赚钱的机会和路子便多了,何况安王把修路的利弊都罗列得非常清楚了,前期投入是大,可一旦路修成便可以收过路费,怎么看修路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一番辩论下来,又有皇帝和太子的支持,大部分官员都同意了修路计划,只是这修路的银子又是一大问题。
好在纪遇安早已有所准备,这个问题打从制作水泥,起了修路的念头,他就已经考虑到了。
几日后,宏宣帝下旨封宁家为皇商,还给宁风流在户部设置了一个官职,专职给户部赚钱,充盈国库,与此同时也给了他很多行商的便利。
皇商刘家跟江州茶税一案有牵连,已经被处置了,原本皇商之位是要重新竞选的,宏宣帝直接就封给宁家了,真是羡煞旁人。
宁风流整个人精神奕奕,士农工商,一下子从最末的商籍越到了士籍,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怎不令人激动。
怕是晚上做梦都要笑醒,谁有他这种运气,这下真的是光宗耀祖了,果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宁风流很清楚,宏宣帝之所以看中宁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之前国库紧张时他们宁家捐了大半身家出来,而是因为他和安王的关系,看的是纪兄的面子,陛下十分相信这个儿子,也才愿意给他身边的人机会,否则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人。
宁风流美滋滋地带着夫郎儿子去安王府道谢,顺便蹭顿晚饭,纪遇安对于这种得了便宜还蹭饭的行为十分嫌弃,两人互损了一番。
“你看他们,真是……”
颜清随和苏澄各自抱着儿子,坐在一边,看着各自夫君的幼稚行为很是无语,得亏他们只是在家里这样,在外头都表现得很沉稳。
“我们聊我们的,不管他们……”
这边两个小夫郎开始说起小哥儿间的体己话,又聊了孩子。
小粥粥看看这个弟弟,又看看那个弟弟,显得格外好奇,拉着小叔叔的手不停地问问题。
用过晚膳之后,纪遇安和宁风流去了书房,两人得好好商量,怎么利用好皇商这个身份把修路的钱赚到。
宁风流本就有着出色的经商天赋,再加上纪遇安新颖的点子,两个人调整了商业模式,直接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赚了个盆满钵满。
光是利用江洲茶叶这条线,就让他们赚了不少,当初纪遇安开口让赵正和白慕容来京城详谈江州茶叶买卖渠道时,就已经在铺路了。
赵正原本只是想为江州茶农寻个出路,结果到了京城,听了纪遇安和宁风流的计划,硬生生被激起斗志,毫不犹豫的加入了两人的阵营。
既然赚了钱,修路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