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完全的法子。
也许盛世的帝王治国之法在乱世根本用不了。
只有合适不合适,哪有对不对。
任何一种治国之法,都有好有坏,何有无弊之法?
陆勤眼界开阔也是上辈子在现代积累的,这一点在在场的无数考生都比不了。
而第三场策论,更是将陆勤的优势扩大到了极致。
这也是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原因。
因为第三场的试题,是海禁。
宋康王朝盛世强横,周边国家年年朝贡,皇帝也是励精图治,在这片大陆已经繁荣昌盛之时,皇帝就将目光定格在了海上。
宋康王朝也有外国人来过,但是比较少,一旦大规模通商,对宋康不知道是好是坏的冲击。
所以朝堂上分为几种声音,争执不下。
而皇上将海禁出为这次试题,可想而知。
想下手了吧?
但是这题出在童生试上,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果不其然,不少人都对着这道题,抓耳挠腮,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他们连海都没见过,海边的民生环境,无一了解,这题怎么做?
只怕是要灭掉一大波了。
但是陆勤不一样,别说出海了,上天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海禁……
陆勤略有思索,这题能出现在这,是不是代表了皇上的态度?即便不是皇上的态度,也是出题人的态度。
他是支持开海禁的,还是不支持的?
静坐思索了几分钟,陆勤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写。
他笔露锋芒,寸步不让,写出自己的观点。
“开放海上贸易一事,百利而无一害!”
一句话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陆勤便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由来。
纵观上下五千年,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都是要不得的,与其让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海的另一边默默的发展壮大,不如一开始就握在手心。
手握主动权就能赚的钵满盆满,而置之不理,就要被动挨打。
陆勤
这根本不应该是出现在童生试上的考题,但是却出现在这了,不得不让陆勤想到这其中的深意。
可能是个机遇。
这道题出现在这,不得不让陆勤怀疑,当今皇上可能不是个满足于守成的皇帝,他想要开辟不世之功。
而朝堂的那些臣子,虽然说是励精图治,也个个都是实干派的名臣,但是他们年纪可能大了,思想陈旧了,让他们治理这个国家绰绰有余,但是扩展版图,远航下海,缺乏魄力和野心。
所以皇上想要趁着自己在位的时候做出一番业绩,迫切需要惊天伟才,新鲜的血液注入其中。
这就是这道题出现在这的原因。
陆勤知道走好了,这就是一道通天梯。
他把这道题,将答卷都写满了,才自信满满的交上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