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大呢,家是什么地方的?”
“回禀夏姑娘,小的今年十五了,双福是我哥哥,一母同胞的那种,他比我大一岁。”
“兄弟俩都出来干活啊,挺不容易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有个腿瘸的老父亲,母亲早些年犯病走得早。家都是唤马下面村里的。我才十岁哥哥就带了我来唤马城里干活,在这边来之前,我们还曾去酒馆里当过跑腿的伙计,干过倒泔水的活。然后认识了衙门里的顾大人,顾大人介绍咱们来这边的。”
夏韵想起刚来唤马时和赵景明一同吃饭的那位姓顾的大人,那么这个小子说的应该是同一人吧。
夏韵又笑问:“那个顾大人是做什么的?”
双庆回答道:“禀夏姑娘,顾大人是个主簿。”
夏韵对这个时代的官职也没什么研究。
双庆又接着说:“将军最近都很忙碌,每天天刚亮就出门了,回家的时候都到掌灯时候了,这还算早的,有时候都三更天才到家。”
“哦?他都忙些什么?”
“忙着组织给百姓放粮,忙着教训前面的田知县。还忙着待客,最近都和咱唤马城里几个有钱的大户喝酒吃饭。”
“不就是一般的应酬么,也能整天不见人?”
“这个小的也不方便多打听。”
夏韵心道难怪他最近总不现身。
她这一等就是半天的功夫。等到天色都昏暗了,双福、双庆兄弟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请夏韵用饭。
虽然饮食上不习惯,但兄弟俩用心准备的,她不能不吃几口。
不过还没结束她的晚饭,赵景明总算匆匆赶回了家。
“您怎么来呢,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有什么好知会,难道见你还要预约不成?”
赵景明挠挠头,讪笑道:“我不是怪罪夏姑娘的意思,只是觉得没有陪到您,让您白白等了这么久。”
“行了,咱们之间也不需要这些客套的礼数。前阵子你要我帮你办的事,我都给你办到了。你什么时候去提货?要不是你久不现身,我还不跑这一趟。”
“都备好呢?”
“差不多。”
赵景明忙叫来了双福吩咐:“去一趟军营,帮我找几十个帮手。”
“是,将军赵他们做什么?”
“让你去就去,别管那么多。”
双福走后,双庆留下来看家。
赵景明和夏韵一道回了那边。赵景明看着堆满了仓库的物资,有过冬御寒的物资,还有种子、化肥,以及一些方便食品。
有了这些货物,这个冬天也就没那么难熬了。
赵景明知道要在短期内凑足这些物资有多么地不容易,他忙向夏韵行礼:“姑娘仗义相助,某实在不知怎么感激。”
夏韵还是不习惯他这样客气的样子,她爽快地挥挥手说:“别客气,都拿去吧。咱们不是谈合作么,这是双赢的事,我也乐意助你。”
赵景明却依旧向夏韵恭恭敬敬地行礼。
他说:“我知道您凑齐这些物资很不容易。这些东西对于唤马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了。有了这些他们也能好好地度过这个寒冬了。夏姑娘,将来我会把您的善举都告诉他们,让他们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