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考核的学徒们已经听师傅们讲过,两个线头捻接起来也不过是打个粗浅的补丁,可正是这些不足称道的地方更不能马虎,大家互相观望了一下,跃跃欲试。
每人只能从一个线团儿上取走20厘米,再从中剪开,重新捻接起来,绑在苹果梗上的那一头,要打一个蝴蝶结儿!
一位师傅伸手取过一个苹果掂了掂,背过一只手,摇了摇头,满是不赞同的说道,“纪总还是放了水啊!”
说话这片刻的功夫,就有学徒将剪成两截的线头,重新捻接到了一起。
看着大家小心又仔细的拉出蝴蝶结,拽紧另一头提起整个苹果来。
捻接的部分被苹果的重量绷的笔直,有的捻接的浑然一体,看不出有接拼的痕迹,有的还留了星点的毛边,在绷紧的线上张牙舞爪的炸着毛。
学徒们上手操作后,发现双股的比单数股的更好捻接,除了支数的粗细带来影响外,那些个捻向少见的,除了脑袋要跟着转个方向,对手指的灵活度和巧劲儿都有很高的需求。
“嘿,你看那个接的不错,长度控制的也好,捻接重叠度十分完整,这个因为捻向是反劲儿而失去的捻合度也被拉了回来。”
“我看那个更厉害,丝线本就细滑,难以掌控,它这个纹理顺滑,没有僵硬呆板,该好好培养一下!”
“嘿,那个是怎么回事儿!刚分的线股儿,都散成丝儿了!”
学徒们提着苹果,互相比量了一下,有几个人面带愧色的放下提着的苹果。
有水平相当的,对视了一眼,纷纷朝难度更高的线伸出了手。
纪思岚笑着看着大家的表现,等到这个项目一轮轮的比拼结束后,看着还未分出伯仲的几人,说道:“大家的基本工练的扎不扎实,还要看面料上的结果。”
见大家期待的望向自己,纪思岚示意小于将准备好的素绸布,分发给过了及格线的学徒们。
“每个人都各有偏好和擅长的方向,这不管是剪裁,还是缝制,眼前的这块布,和各位手中捻接的各类缝纫线,就是下一项考核的材料。”
学徒们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各类缝纫线,表情各异。
纪思岚看着学徒们讶异的眼神,说道,“很多时候,除了新兴的面料和辅料外,如何将所熟知的材料做出全新的作品,是我们每个人必有的决心和必备的条件,这也将是迈出学徒范围最重要的一道门坎!②”
“那么,大家就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就以看完这些作品的时间作为结束吧!”此话一落,大部分学徒都松了一口气。
一直站在纪思岚身边的金衎眼中染过笑意,‘阿岚这办法,看似时间充裕,其实是最考验人的!’
“这图案设计和配色还行,只是这针脚做工,还欠着火候!”
“是得好好抓一抓,看看是谁的作品,记录好喽!”
师傅们人手一个册子,对照着作品上面的图片,一一核对着,不时在空白处记录几笔。
金衎手中也拿了一本册子,他看了一眼眼前的成品,觉得普普通通,便去看纪思岚细密的备注,所有的优缺点都例的一清二楚,甚至有些写不下了,还要再贴张便签进去。
小于时刻留意着纪思岚的进度,再看看正与针线面料较劲儿的学徒们,温柔的提醒道,“纪总已经看完三分之一了哦!大家把握好时间呀!”
这话一出,明显有人慌了神,想着拼命赶一下进度,却发现做了无用功,还要将这一部分拆了从新来过。
“你呀,可直坏!”金衎知道小于这一番话,必是纪思岚安排好的,他趁着大家不注意,同纪思岚小声咬着耳朵。
见纪思岚挑眉看向自己,金衎浅笑了一下,“不过,我很爱的!”
--------------------
第60章
==================
不同于绷着神经进行创作的学徒们,纪思岚同金衎正与几位老师傅探讨着作品。
“这件旗袍全都是将面料剪成不同宽度的条子后重新撬到一起的,这么平整细密的做工,不知要耗费多少的心血。”一位师傅啧啧称赞道。
纪思岚点点头,“做工考究,又不乏巧思。”
整体旗袍从白色、浅米色,一直过渡到浅淡的粉色,紧密的排列在一起,盘成弯曲的波浪线条,形成完整的流动走向,完全拼接起来的面料从头到尾都十分的平整。
大家纷纷点头,单这配合颜色而变化的纹理走向,不知就要废掉多少的心思。
“各位师傅怎么看?”纪思岚里外翻看了一下这件旗袍的做工后,看向几位师傅。
“我做这件旗袍时,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这颜色可以说是以素雅为本,可却又压不住这过于复杂的纹理,我也曾想尝试再添点儿什么,却都不合适。”做出这件旗袍的师傅皱着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