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前两小时下班,三点就可以下班了。”林静琪笑着公布。
员工们都很高兴,再有两个小时就可以下班回家了。
都分发完,还剩下六盒月饼,林静琪决定去林家中医馆走一趟,给林父送去。
林静琪拎着六盒月饼,悠闲地往中医馆走,路过广场时,只见一群人围的水泄不通。
林静琪本不想去凑热闹,可是人群中的一个声音令她愤怒地驻足。
“我们薛氏自制月饼,比某个单位的三无产品食用起来放心多了。某个单位的员工福利居然是老板自己做的月饼,呵呵!我就在想那东西能吃吗?”薛媛一脸不屑,指桑骂槐地说。
林静琪挤进人群中,指着薛媛指责道:“你有没有点儿职业道德?你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管不着,但是你不应该踩着别人宣传自己!”
“我给员工发的月饼确实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但是我家在家属院,那卫生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我用的都是上好的馅料,你们公司的月饼虽然包装看着高大上,却不见得有我做的月饼好吃!”林静琪一脸自信地辩驳道。
“哼!真是不知天高
地厚,这话你也敢说!谁不知道我家的月饼在京都也是独一无二的!”薛媛一脸傲娇地说。
“那是我的月饼没上市,不然就显不着你家的月饼了。”林静琪一脸自信地说。
“河马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气啊!你的月饼好不好吃那得大家伙说了算,可不是你嘴一张一合就能证明的!”薛媛一脸不信地反驳。
“这简单啊,你们家的月饼取出几块自认为是最好的,跟我手里的月饼比较一下,让在场的群众一起品评!”林静琪眼前一亮提议道。
“我是食品质量监督局的,我可以帮你们做个评委!”其中一位中年男子一脸诚挚地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那太好了,这就更权威了!”林静琪喜滋滋地说。
很快随便在现场找了几位不同职业的群众来品评两家的月饼。
林静琪拿出两盒月饼,每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然后请大家品尝。
薛氏也不甘示弱,也有样学样,拿出他们自认为最好的月饼供几人品尝。
很快结果便出来了,食品质量监督局的同志一脸认真地公布结果,“我们一致认为,还是这位小同志的月饼口味更胜一筹!毕竟人家的馅料足,而且一看就是现做的。”
“这口感跟制作工艺完全可以开个月饼加工厂了。”那工作人员一脸赞许地说。
“什么?怎么可能?我们薛氏食品已经是京都的老牌子了,在京都名号那可是响当当的!”薛媛一脸不服气地说。
“这口感跟名号没关系,主要是看生产者的态度,只要一心想着做好某件事,那就没有做不好的!”食品质量监督局的工作人员一脸公正地说。
“谢谢您,您说的对。我们跟朋友们提前几天就做准备,食材都选的上好的,每块月饼都寄托了我们对员工的祝福与关爱,这样的月饼又怎能不好吃呢?”林静琪一脸自信地说。
“这月饼确实入口香糯,是我吃过的最
好吃的月饼了,你这月饼卖吗?我想几盒!”其中一个试吃的女人一脸渴望地问。
“大姐,实在不好意思,我们的月饼不能卖,这些是给员工们发的福利,等我们这段时间选好厂址,办好各种执照的,我们会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食品来回馈给大家!”
林静琪一脸诚挚地允诺,她意外看到了新的商机。
原来她还有做食品加工厂的潜质,她回去一定要跟冯玉和顾微商量,投资一个食品厂,做面包、月饼、饼干等,做就做大做好。
想到后世东北地区某李面包几乎占领了整个面包市场,她就有种想与之争锋的冲动。
大姐一听,暂时买不着,还有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