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笑了起来,谁说郭嘉桀骜不驯、浪荡无礼的,明明就是一个知礼明仪的文士典范嘛。
刘封上前两步,将郭嘉搀扶起来,然后解释道:“刚刚在我父身边,辛使便将先生与他一同南下,来我徐州的事情告知我父。我父闻言,顿时大喜,闻先生竟在车队之后,立刻遣我来接。今日宴会,当请先生一并与会。”
郭嘉这才明白原委,辛评对他的推荐自然没出他的意料。
辛评既然力劝郭嘉出仕徐州,那自然会想尽办法为他在刘备面前美誉一番。
可刘备如此求贤若渴的态度,倒是大大出乎了郭嘉的意料。
其他的姑且不论,只是这份态度,就胜过袁绍太多了。
不过,郭嘉并未告诉辛评的是,他虽然答应了对方入仕徐州集团,但同荀攸一样,入仕之后是否继续待下去,那还得看刘备对他的安排,以及后续对他建言的态度。
若是像袁绍那样只知道招募人才,却不能用之,反而使得手下人各成派系,互相争斗。
那这徐州不过是个缩小版的河北,又如何值得他郭嘉久留。
刘封自然不知郭嘉心中所想,但他对郭嘉的到来非常欢迎,甚至有些狂喜。
原因很简单,因为郭嘉的性格必定会和刘备一见投缘,相见恨晚。
本质上郭嘉和法正是同一种人,都是豁达开朗,心胸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
历史上法正和刘备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刘备对法正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汉中之战里,法正立下了大功。
可其实,整个汉中之战的计划,以及绕过阳平关,奇袭定军山等手笔,都是出自黄权。
早在汉中之战前两年,黄权就力劝刘备北伐汉中。
如果当时刘备听了,那么蜀汉不但能轻而易举的拿下汉中,更能够保住汉中的五六万户口,几十万口的人口,甚至还能直接干预到次年曹操和马之间的关中之战。
可刘备根本不听,表示黄权你说的很好,但我现在要休息。
幸亏黄权和法正关系也很好,两年之后,法正拿着黄权的计划书再去找刘备,刘备立刻换了张嘴脸,对法正一通猛夸,当即决定兴兵北伐,去和已经占领了汉中、雍州一年了的曹操争夺汉中。
可见刘备有多看人下菜。
别看现在刘备很疼爱刘封,对刘封也是言听计从。
但刘封其实很担心陈登对刘备的影响力。
如果自己的意见和陈登意见相左,双方又非常坚持的时候,刘备会偏向哪一边,刘封虽然很有自信,但内心深处也还是有担忧存在的。
现在又来个郭嘉,那刘封无疑可以让郭嘉来制衡陈登,用陈登来平衡郭嘉。
那刘封就可以藏到背后,充当关键时刻一言九鼎的调停者了。
至于刘备会不会和郭嘉一见投缘,刘封是相当自信的。
一来有法正在前,二来还有曹操作证。
本质上,刘备和曹操其实是很像的。
如果不像,曹操也不会把自己汉征西将军的情怀投射到刘备的身上,从而产生代偿心理,各种拉拢恩赏对方了。
曹操和郭嘉,刘备和法正,这两对几乎可以无缝切换,甚至曹操和刘备之间,也是惺惺相惜,如果不是因为乱世,两人本就是意气相投的好友了。
“先生,请随我登车。”
为了迎接郭嘉,刘封将自己的车驾都带了过来,也让郭嘉享受了一把出入同车的待遇。尤其是刘封还主动礼让郭嘉,这份恩遇更是让他深受触动。
被刘封一整套礼贤下士的模版走完之后,郭嘉的心思也悄悄的改变了几分。或许也不一定要言听计从,只要能重视自己的建议,主公能合理取舍也是应该的。
刘封和郭嘉在这宾至如归,前面刘备和辛评之间也是谈笑风生。
刘备亲自为辛评驾车,这让后者受宠若惊。
辛评很清楚刘备如今的实力,哪怕是袁绍亲来,想让刘备为他驾车也是自不量力。
可刘备却为了自己这么做了,这让辛评大生明主之感。
平心而论,辛评能和郭图结交,他本身其实也是很重视门楣家第的人。按照刘备的出身,其实是入不了辛评的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