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对于家里的产业了解还是非常清晰的,他只是略一沉吟,就回答道:“我家在朐县有高炉一座,若是原料充足,可日产生铁五百斤,一岁约为十八万斤。”
年产接近二十万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这个数字得打个对折。
因为汉代的一斤可没有5oo克,只有248克,连现代半斤都要少上2克。
而以现代标准,古代一副铁甲至少重3o斤到4o斤,那就需要3o斤到4o斤左右的生铁。
这个数值却是现代的斤两,如果换算成汉代斤两的话,一副盔甲就要重达6o斤至8o斤,也是比较合理的。
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的话,那如果需要一千套铁甲,最少也要要六万斤生铁,约为一岁生铁产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算上下邳的产量,如果按照同朐县差不多的产量来算的话,那么徐州一年的产铁量,可以生产六千套铁甲。
不过事情当然不能这么办,毕竟生铁的用途很多,主要大头还是各种农具。
如果没有铁制农具的话,粮食的产量会大幅度下降,到那时候人都吃不饱饭了,就算有铁甲也穿不动啊。
况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盔甲的生产环节。
光是原料充足可没用,还要看生产效率。
刘封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
这时,糜竺继续说道:“虽然我家年产近二十万斤生铁,可生铁用途也极广,用量极大,每年几乎剩余不了多少,光是制作武器就已经极为费力,实在没有余力增产甲胄了。”
糜竺也能猜到刘封在打什么主意。
长枪方阵,自然全员披甲防御更强,如果能穿戴铁甲,头佩铁盔,那更是连普通的强弓劲弩也不会太畏惧了,自然威力大增。
只可惜,接下来糜竺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生铁的用途。
譬如一个锄头,就需要2到4斤汉制生铁,一架曲辕犁,也需要6到12斤生铁,用于打造铁犁片等需要生铁制造的部件。
一万把锄头就需要三万斤生铁,一千架曲辕犁就要一万斤生铁。
这些可都是消耗品,需要随时补充的,每年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生铁。
这还不算铁钱、武器、铁鼎、铁釜、铁炉、车马器具、缝织器具、美妆修容器具等等诸多用途了。
光是这些用铁,甚至就已经过了徐州刘备目前所掌控的产铁量,又哪里还有剩余的产能来制作耗费巨大的铁甲呢?
对于糜竺的答复,刘备父子俩也陷入了沉默。
只是他们俩想的东西却是截然不同。
刘备是感叹世道之艰难,而刘封则在想如何增加产量,以及建立军工产业。
糜竺忽然又开了口:“竺,愿将铁营上交州府,还请方伯应允。”
刘备和刘封惊讶抬头。
刘备是不可置信,刘封是暗叹一声。
这糜子仲真是对刘备太看重了,只是问一下情况而已,居然直接就要送了。
不过刘封这次却是猜错了,麋子仲这一次的大方,可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甚至更多是在他刘封身上。
在亲眼见到曹豹的一千部曲转入刘封麾下不过一个多月,竟已脱胎换骨,居然能轻易的击败泰山军了,这在糜竺心里掀起的波浪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在徐州本地士人眼里,泰山军的战斗力可是要强于丹阳军的。
当初陶谦能够击退青州黄巾,战斗的主力就是泰山军,丹阳军只是打了个配角。
毕竟丹阳军才是陶谦的心头肉,不舍得轻易使用。
可陶谦却忘了,再锋利的宝刀如果一直藏着不用,又不好好保养,迟早也会变成钝刀的。
琅琊一战,对徐州士人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