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在整个北方的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哪怕洛阳建都后,在北方人的心目中,广宁城怕依旧是向往。唯一的区别。就是广宁城适合所有大庆的普通人。而洛阳城。适合想走仕途的人。广宁城很好。但对大庆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就算他们的能力再出众,在广宁城除了能受到尊重外。在生活上。并不会跟其他人拉开太多的差距。这反而让能者,觉得白瞎了自己的这身本事。无法享受更多的人,来围绕着自己去转。可在朝廷为官。就能体会到这个好处。就算再差的官员,在朝廷内也是一层层等级森严的。就算再低的官员,在地方上也能做到前呼后拥,一呼百应。唯一的坏处。就是搞不好容易被灭族。辽地有辽地的优势。朝廷有朝廷的长处。这两个选择,暂时是不冲突的。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也正是如此,父皇跟太子,才从不在意秦风发展壮大。因为秦风一直在避免插手官员、以及大庆卫所兵这两个方面。在庆皇与太子的心里。秦风很懂事儿。懂事儿的都让人有些心疼。历朝历代中,哪有藩王不拉拢朝廷官员的,不想招兵买马,做大做强的?可秦风明明有这个实力。就是不做。甚至连秦标都清楚。若秦风真的有天,突然对那个皇位感兴趣了。秦标自问未必会是对手。值得庆幸的是。秦风从不好奇大庆的政务。而且辽地的制度,在大庆内就是异类,与朝廷是完全冲突的。这也就表明。秦风就算坐稳了天下,也难以兼容大庆朝堂。除非进行从下到上的大清洗,秦风才能坐稳这个江山。可那样的话。庆皇建朝后,确立的稳固制度,基本就被秦风破坏殆尽了。“老六……”秦棣很纠结,甚至真想开口问问,老六你对那个皇位,真的没有想法?但想了想。秦棣又咽了下去。北方人皆向往辽地。可半壁江山的北方,所有北方人加起来的数量,对于大庆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也只能是少数。如今大庆在南方的势力。随着收服了大理之后。宣抚司已经设到天竺国的边上去了。虽然名义上还是附属国。可在制度、文化、经济、军事上。基本全是被大庆所控制的。就连大庆的诸多人口。其实是散布在南洋的。崖山海战之后,许多南朝人都跑到了南洋去。如今只不过顺势回归大庆怀抱罢了。“今年父皇将官员杀完了,明年就会着手迁移南方人口,将北方州府全部填充满。”“等这些百姓在北方彻底安稳后,能缴纳钱粮。”“才是真正北伐的开始。”秦棣对于北伐。是有些急不可耐的。可对于大庆该怎么北伐,其实都是有征召的。一步步的去加码。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后攻城。这也是大国攻伐中,最重要的脉络。北胡用兵,不在此列。但大庆用兵,严格遵循这个逻辑。现有谋略,弱化敌人的能力。再断绝敌人的交通。然后再讨伐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后再占领城池国度。这是四个阶段。大庆对北胡,原本处于第二节阶段。阻断北胡交通。只是辽地打的那一下,一下子从第三阶段过渡了过去。一旦冲突。就是第四个阶段。必然覆灭北胡全境!北胡牧场广袤,想要覆灭全境,所要调用的兵马规模,也是无比惊人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充实北方、就是充实大军的军粮!这势在必行。庆皇要做的事儿,根本瞒不住有心人的眼睛的。秦棣对此更是了解。“南人愿意北上定居?”秦风不免询问。南方人,普遍是不愿意去中原的。哪怕中原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可南方人,依旧觉得南方更加安稳。秦棣顿时充满了信心。“以往的确阻力极大,可如今吗?”“老六你的威势在南方依旧有效,南人至少不再顾虑北方是否安全。”“唯一的问题,就是南人的宗族观念了。”秦风听到此处。也不免觉得一阵头疼。宗族观念。毫无疑问,这是世家大族政治的延续。大庆人,比较讲究人多力量大,宗族里族人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欺负。“南方地狭人多,往往为了一亩薄田,一家人都能打破了脑袋。”“这在北方是难以想象的。”“如此一来,族人越多,底气便越足,好田便越能占据下来。”,!秦棣对于南人,有着很深的理解。“以往阻扰南人北迁的,往往都是南人的家中主母。”“南方女人地位很低,她们的地位,完全是由儿子撑起来的。”“儿子生的越多,地位也就随之越高。”“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儿子劳动一切所得,都由他们的母亲统一分配,哪怕儿子成家后,也依旧如此。”“故此即便有人想要顺应朝廷的制度,向北方迁移,这些当家的主母,也依旧不允许儿子离开自己。”“一旦没了儿子,在地方上便没了仪仗。”“等到了老了,她们也不想被欺负,被吃绝户。”南人吃绝户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甚至家中没有个儿子,有个女儿,都会被同族人给吃了。因为他们觉得女儿迟早会被外嫁出去。可他们所拥有的田地房屋。却是属于宗族的。必须提早收回来。“以往父皇的权力,很难管到乡里之间。”秦风微微皱眉。“就算父皇下达了分户政令,一层层传达下去,最终执行起来,官员们也最终糊弄了事儿。”秦风不免叹息一声。有些事儿。三哥这个当藩王的,了解的要远比秦风麾下的人手更加透彻。毕竟辽人了解最多的。就是辽地周边。而三哥。是真的在南方呆过很久,更是被庆皇派出去去南方乡下巡查过的。“此番清理之后,官员更加精简。”“只要父皇愿意提拔一些乡老村老,南人分户北迁,将再无多少阻力。”……:()无敌六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