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九锡笔趣阁 > 第112章 不速之客(第1页)

第112章 不速之客(第1页)

林溪曾对陆沉说过,广陵城的富庶颇为罕见,在北地很难见到如此繁华的城池。这句话不算夸大,在南齐和北燕关系平缓的七年时间里,广陵作为淮州的枢纽之地,发达的商贸足以创造海量的财富。但是如果与永嘉相比,广陵又显得弱了很多。在成为南齐的京城之前,永嘉便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周遭广阔的富饶平原将这座城围在中间,肥沃的土地为永嘉的崛起打下牢固的基础。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大量的白银从海外涌入永嘉城,这里一步步成为整个江南经济的核心。在元嘉之变以前的一百多年里,以永嘉城为代表的江南各地已经是大齐的粮仓和赋税重地。因此河洛失陷、先帝和太子在宫中自焚以后,皇七子李端凭借李道彦等人的支持,在江南之地延续大齐国祚,而且可以养起数十万人的军队,依靠的便是这片大地上深厚的底蕴和财富。如今的永嘉城愈发兴旺昌盛,城内外常住居民超过两百万,接近广陵城的六倍。绵延数十里的城墙依然无法囊括所有百姓,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东西两面城郭的外围,如今渐渐形成崭新的城区。北面官道上,陆沉、厉冰雪和靖州众将策马而行,距离京城还有十余里时便能感受到这座大城的繁华。一路往南,道旁的房屋便越来越多,等到他们接近城门时,这里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虽然守门官的态度不算友好,但也没有刻意刁难这些从边疆返回的将士,在查验过公文堪合之后便予以放行。永嘉城的格局与河洛截然不同,皇城位于南面,北城则以商贸之业为主,足足占据内城将近三分之一的区域。东西二城大多是居民区,面积相对较为狭窄。陆沉等人进入北城,沿着宽阔平整的正街继续前行,视线所及皆是鲜活又喧杂的场景。车马粼粼,行人如织。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各种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那一张张面庞上或洋溢着热切之色,或是堆满忙碌之意,或是怡然自得恬淡惬意,向策马缓行的百余边军将士述说着此地人们的富足生活,完全不像边疆的百姓那般艰难贫苦,让他们有着一种身处盛世图景的错觉。原本有说有笑的边军将士逐渐变得沉默起来。等他们来到兵部衙门交付堪合,那种沉闷的气氛才稍稍缓解。他们在兵部留下自己在城内的住处,然后便得到一个等候通知的回复,那位兵部侍郎倒是勉励了众将一番,又叮嘱他们这段时间不能出城,以免耽误面圣的大事。从兵部衙门出来后,陆沉便与厉冰雪等靖州军将士道别,随即带着人去往自己的住处。陆通准备的宅子位于东城和南城之间,虽然比不上南城之内那些权贵府邸,但也胜在清幽雅静。接下来两天时间里陆沉安静待在宅内,没有出门一步。这天午后,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面前的大案上摆放着几张拜帖,皆是他离开广陵之前收到的礼物。最上面那份是薛老神医的笔迹,陆沉凭借这份拜帖可以轻易敲开当朝右相薛南亭的家门。薛怀义当然不需要让陆沉带话,他只是担心这个年轻晚辈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所以直接将这层关系摆在陆沉面前。万一陆沉在京城招惹到什么麻烦,只要不是跟天家扯上的大人物,薛南亭的面子足以摆平一切。陆沉平静地看着这份拜帖,随后将它放到一边。第二份则是广陵知府詹徽所书,朝中礼部侍郎陈春是他科举时的座师,他能擢升为广陵知府也离不开陈春的举荐。礼部虽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是对于南齐朝堂大员而言,想要进入中枢成为宰相,礼部尚书乃是必经之途。陈春今年五十有三,进入中枢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在礼部任职二十余年,每一任尚书都会尽量跟他交好,足以说明他在朝中的地位。陆沉望着帖中那些溢美之词,不由得摇头失笑。府尊大人自然是一片好意,只是对于陆沉而言,这份好意应该用不上。原因很简单,像陈春这种当世大儒,开口必然旁征博引,陆沉在他面前多半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且武将和文臣走得太密切历来是朝堂忌讳之一。陆沉将这份拜帖压在一摞书本的最下面,目光停留在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拜帖上。这份拜帖是苏云青让李近送到陆宅,由他亲笔书写,对象则是织经司提举秦正。时至今日,陆沉依然保留着织经司干办的身份。陆通让他不要在意,萧望之明确表态他可以留着,苏云青对此自然求之不得。只不过……淮州都督府检事校尉和织经司干办这两个身份糅合在一起,怎么看都有些别扭。其实哪怕没有这份拜帖,陆沉想要去织经司衙门拜见秦正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苏云青这样做显然是在向秦正表明他对陆沉的看重。,!望着这份烫金拜帖,陆沉脑海中浮现临行前父亲的叮嘱。“此番入京虽是走个过场,天子只是想笼络你们这些边军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关系到边军和京军势力格局的调整,朝中肯定会有人不想让你们轻易地登上高位。入京之后,你要记住不说不做,只带着一双眼睛和耳朵,切不可成为天子和百官角力的筹码。”眼前这些拜帖似乎就是这番话最好的注脚。陆沉淡淡一笑,他当然没兴趣插足京城这潭浑水。便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随即便听陈舒说道:“少爷,有客来访。”陆沉转头望着他,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便问道:“什么客人?”陈舒答道:“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自称国子监的学生,名叫宋云。”陆沉微微皱眉道:“此人什么来历?”陈舒摇头道:“少爷恕罪,小人并不知情,而且也未听老爷提过,应该不是咱家的故交晚辈。这宋云对小人说,他听闻少爷在江北大捷当中功勋卓着,于是心生仰慕之情,故而今天特地登门拜望。”“国子监的读书人……”陆沉眼中浮现一抹锐利的光芒,从容地说道:“请他正堂相见。”“是,少爷。”陈舒连忙应下。片刻过后,陆沉缓步来到正堂,便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正襟危坐,看到他进来后连忙起身,上前见礼道:“末学宋云,见过陆校尉。”陆沉拱手还礼,道:“宋兄请坐。”落座之后,宋云一本正经地说道:“在下今日冒昧登门,还望陆校尉见谅。前段时间听闻江北大胜,京中可谓万民欢呼,人人称颂边军将士之威猛。国子监中亦如是,在下与一些同窗聊起这次的大捷,无不群情振奋,恨不能亲身赶赴边疆为国效命。”这人显得非常自来熟,压根不像是初次相见,仿佛他和陆沉是多年老友,继而口若悬河:“后来听闻此战细节,得知此战的策划者竟是年方弱冠的陆校尉,在下惊叹之余又生出敬慕之心,想着若不能与陆校尉这般年轻有为的俊杰结识,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陆沉静静看着他卖力地表演,不动声色地说道:“宋兄谬赞。”宋云感叹道:“此非虚言,皆是在下真心所想。陆校尉肯定有些疑惑,在下怎会知道校尉的住处,其实在京城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实不相瞒,在下和兵部胡侍郎家的公子有些交情,托他打听到陆校尉的住处,唐突之处还请校尉宽宥。”陆沉淡淡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原来如此,宋兄在京中人脉广阔,令人佩服。”“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宋云自谦地说着,又道:“在下本来不想做这个冒昧的恶客,然而除此之外又无其他的法子结识校尉,只好厚颜登门。倘若校尉不嫌弃,在下和几位同窗想为校尉接风洗尘,还请校尉给个薄面。”陆沉望着他明显虚浮的眼袋,心想我看起来真有一种清澈的愚蠢吗?他淡然道:“这就不必了吧,怎好劳烦宋兄破费。”宋云意味深长地说道:“校尉不必疑心,在下只是想结交这世上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杰。在下那些同窗都是京中大族子弟,对于校尉将来的前程亦有裨益,校尉一见便知。”陆沉微笑道:“宋兄或许不知,陆某此番入京是奉圣命等待陛见,委实不宜离开此地。”宋云道:“面圣自然是第一等的大事,不过宫里肯定会提前通知,再者早朝结束后若是没有通传,校尉便可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陆沉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平静地说道:“宋兄今日此来,究竟是奉哪位仁兄的指令?”“校尉果非常人也!”宋云朝他伸出一个大拇指,然后身体微微前倾,刻意压低声音道:“好教校尉知晓,让在下前来邀请校尉的确实另有其人。”他稍稍停顿,加重语气道:“他姓李。”(本章完):()九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