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县城之内,周人残兵虽然只有八千,但先天宗师却有三位。
以陆渊此时兵马,虽然并非无法打下此城。
但强攻之下,死伤定然也少不了。不丢个两三万具尸体,是别想破城的。
如今他即将开国,正是用兵之时,怎么可能浪费兵马于此城之下。
此时既然已经与朝廷和解,那有这么一个强力盟友不用,岂不是傻?
那可是四位先天宗师,十四万精锐战兵呢?
这么一股强悍力量,只要能拉到益阳城下,攻破此城,还不轻轻松松?
杨景听了陆渊的话,自然知晓对方打的算盘。
只不过陆渊说的也有理。
眼前这个周人埋在江南的钉子,若不将其拔除去,对于朝廷也是个隐患,会威胁到朝廷后路。
而且此城不破,想要让眼前这位征南将军,未来的长沙国主出兵北上,恐怕也不可能。
所以沉吟一下,他终是点头道:“可以。等回去之后,我可和武成侯一起,领兵而来,与长沙王会师。”
此时虽然还未宣读册封诏书,但杨景对于陆渊,已经改口以王相称了。
陆渊闻言,不由大笑:“好,那本王到时,就恭候杨兄大军了。来来来,今日高兴,营中已备酒宴,杨兄与我一同欢饮!”
“那就多谢长沙王了。”
这一次,杨景没有继续推拒,而是欣然应允。
虽然彼此各怀鬼胎,但考虑到之后,还要靠这位长沙王帮着打周人,到时免不了同上沙场。
所以此时联络一下感情,维持表面上的友好,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场酒宴,不仅联络了感情,也谈了正事。
在酒宴之上,陆渊两人约定,杨景一月之后,便会与上官明领军而来。
到那时,在三军面前,杨景将当着万人之面,亲自宣读册封诏书。
而陆渊也将在那日,正是开国登基,进位长沙王。
如此两人欢饮一番,宾主尽兴,直到深夜,这才算散去。
到了第二日,杨景这才以公务繁忙,请辞离去。
这次陆渊极给面子,亲自送人远出十里,一直送到湖边码头,这才回营。
……
送走了杨景,陆渊回到营内,就立刻开始奋笔疾书,写起了调令。
如今朝廷方面的困难,已经解决,册封建国的诏书都送下来了。
开国在即,各项准备自然要开始。
而一切准备之中,最最重要的是,自然是借此凝聚人心,向郡内所有人宣布,自己得了朝廷认可,即将登基称王了。
先前选官试的草草收场,可才过去半月呢?
通过此事,陆渊可谓深刻认识到了,人心大义的重要性。
此时朝廷既然已经把大义名分让了出来,那他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现在自然要召集郡内各地的豪强代表,文人大儒,让他们一同来参与此事,亲自见证朝廷册封。
让这些人知道,如今洞庭郡,真的变天了。
所以此时陆渊,便写下调令,让地方府县首官,带着当地有名望之人,一同前来参与开国大典。
此事急迫,需立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