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帮曹志强跑个腿买点东西啊,或者帮他点个外卖之类的,都是他。
后来,沈振华的老娘生病了,他去医院照顾老娘,正好错过了曹志强那个出版社的开业典礼。
不过等出版社正式运作起来之后,沈振华的母亲也病好出院,于是他就重新过来找曹志强报道。
而曹志强也很干脆,直接以出版社的名义,跟沈振华签署了用工合同,让沈振华也成为出版社的一名员工。
虽然沈振华只是合同工,跟周怀恩的那个女儿性质一样,但重用程度可完全不同。
要知道,红光出版社虽然很小,但目前的员工却基本分成两派。
一派呢,是以周怀恩为首的元老派。
另一派,则是以余德利为首的新锐派。
所谓的元老派,主要就是周怀恩,牛大姐等原先红光杂志部的那些老人。
这些人来出版社,原本是过来养老的,理论上他们在这边是只拿钱不管事儿,而这些人的待遇,则全部由红光出版社负担,这也是当初机械厂能同意承包经营的条件之一。
为此,曹志强也乐意承担这些人的薪水,所以这些元老派的人来了,曹志强就都给了他们一个清贵但不管事儿的职务。
然而出版社真正开业之后,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这些元老派呢,居然有人不再整天呆在家继续养老,反倒是整天来出版社上班了。
比如社长周怀恩,还有那个编审钱德贵以及牛大姐,这仨人几乎天天去出版社上班,顶多是迟到早退罢了。
这仨人的工作热情也不小,至少在下属杂志社的筹划问题上,那是尽心尽力。
因为这三个人本就是搞内刊杂志出身,经验丰富,所以下属杂志社的筹划项目,目前基本都交给了他们,且推进速度相当快。
对了,这仨人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把自家的子女亲属给安排进来。
比如周怀恩,就把自己女儿给安插进来,当了一个实习编辑。
钱德贵跟牛大姐,也分别把自己的儿子给安插进来。
这么一算,这三个天天来上班的元老,加上他们的三个子女,等于是足足六个人!
六个人啊,这元老派的人数也不少了。
目前来看,元老派的这些人倒是很听话,曹志强说啥就做啥,很少有自己的意见,有点像活儿多话少的老黄牛。
反倒是新锐派的那些人,总是各种提意见。
所谓新锐派,是曹志强自己的叫法,说的是余德利找来的那批人。
那批人都是余德利依靠自己的人脉,从各个单位带来的人。
他们本身都是各个杂志社或者出版社的年轻职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只是因为不甘心继续在原单位拿着微薄的收入熬资历,才跟着余德利来这边闯一闯。
很明显,这批人既然是余德利带来的,肯定主要都听余德利的话。
比如那个杨守文,竟然敢公然在全体员工会议上顶撞曹志强,但却不敢顶撞余德利,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曹志强表面看来并不在意这些,显得很大度跟平易近人,但那都是装样子的。
实际上,曹志强怎么可能真不在意?
可是没办法,曹志强年龄太小,资历太少,就算人脉不错,可都过于高端。
这就决定了,曹志强目前还不可能有真正的心腹。
好在呢,出版社是曹志强从无到有建立的,掌握出版社的人事权跟财政权,背后的领导靠山也太硬,所以他才有绝对的话语权。
再者说,红光出版社现在就是个小庙,也没啥利益冲突,所以所谓派系纷争还没啥问题。
可曹志强知道,等出版社壮大之后,恐怕就不会这么平和了。
因此,他必须有点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手。
最起码,不能让下面的人联手架空自己,让自己搞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