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能力比哥哥们还差了一些都能考中,可想而知,他大哥当年受了多大的屈辱。
张子耀无疑是恨太上皇的,恨他非要点祖父做先义忠亲王的老师,义忠亲王造反他却反而怪罪他祖父,怪追随太子的人。
当年太子的人全都被问罪,反倒是决定造反的太子本人,还被封了个义忠亲王的王爵。
这何其可笑?
既然太上皇连造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都能容忍!
那凭什么要迁怒他祖父?
他祖父何辜?那诸多被砍头的忠臣何辜?
贾瑄在林家见到贾琏派来的小厮时,还有些懵,待小厮将话带到,他也有些沉默。
张家世代忠良,却遭了这样的大罪。
还有张子耀的哥哥,实在是可惜了。
“回去吧,告诉张公子,他考中会元是他的本事,却与我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
个别读者好像不太懂避讳这个旧时代的规矩,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古代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像前两章,有位小可爱提出的,男主身边的小厮霁春,要避讳四春的名讳,这其实是无稽之谈。
原著林红玉避讳改名,是因为她姓林,全名与黛玉只差一个字,而她是奴籍,黛玉却是官家小姐,才要改称小红,实际上她的名字,仍然叫林红玉。
以及,在原著,黛玉身边就有个丫鬟叫春纤,宝玉身边也有个丫鬟叫春燕。
由此可见,其实奴婢的名字,是不需要避讳的。
古代要避讳的对象,只有臣属对帝王,下属对长官以及其父祖,读书人对圣贤,以及晚辈对长辈。
第33章贾瑄
旺儿回府将贾瑄的话带到后,张子耀陷入了沉默。
怎么可能与贾瑄无关呢?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贾瑄的嫡亲姑父林如海能三年连升三级,都是皇帝对贾瑄的爱屋及乌。
他不过是收了贾瑄送来的一套书,就没有再被上头的人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