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灵儿直接激动地抱住他,巩曼在一旁惊叹地看着他,脸色也有些潮红。
苏哲好不容易让所有人平静下来,节目组也苦着脸,连忙安排下面的录制。
在一系列游戏过后,两国嘉宾恢复了一些友好和欢笑,至少表面上过得去了。
——这毕竟是一档“中日友好”的节目,一些小心思只是阴谋,不能放在面上。
但小日子伪装不了太长时间,很快就暴露了小心思——
新的比赛项目:剑道!
节目组请来了东瀛新阴流剑道大师,在东瀛十分出名,在国际上也颇有声望,名为平良七之助。
他四十岁左右,身形欣长,表情威严,严肃地讲解了流派的传承。
在讲解东瀛剑道时,他并没有做掩饰,并不讳言,直截了当地承认东瀛剑道是从大唐传来的。
甚至包括东瀛的冶铁、铸刀技术,也学自华夏。
他的诚实让苏哲都不由点头,但他接下来的话,就不怎么动听了:
“但东瀛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逐渐越了不思进取的帝国。明朝戚继光,便根据阴流的剑道,写了《辛酉刀法》;”
“锻刀技术也是如此,宋朝欧阳修和明朝唐顺之都做过《日本刀歌》,盛赞东瀛的锻刀技术。”
虽然不动听,但他并没有说谎,论据充分,让华夏嘉宾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若是胡搅蛮缠,岂不是和棒子一样了?
但不反驳,又感到难受,便一起看向苏哲。
苏哲倒是挺淡定,随口说道:
“因为华夏是大国,在战国时期就认识到,个人勇武不过是庶人之剑,诸侯之剑是选贤任能,天子之剑是天下大势。”(《庄子·杂篇·说剑》)
其实这一篇的内容,是庄子在劝说君主不要沉迷庶人之剑,并非个人武勇不重要。
苏哲的心中,对宋代以后,故意阉割尚武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做法很不爽。
看看汉唐风采,再看看那帮后世的腐儒,真让人心痛。
但面对东瀛人,他肯定不能坠华夏之气,笑眯眯地说道:
“而且在七国争霸中,赵人以任侠儿为军,输给了怯于私斗的秦人,就说明对大国来说,个人武勇不敌组织度。”
“只有在小国家,战斗规模越小,个人武勇就越重要,这很正常。”
他的话让嘉宾们恍然:
就东瀛国战那乡村械斗的规模,一个猛男在群架中的作用,当然无比重要。
平良七之助顿时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他准备了许多史料,无论华夏人说起任何技术上的事情,他都能很快反驳。
但他万万没想到,苏哲的角度太大了,甚至点醒了他,让他都增长了见识。
平良七之助只能强行说:
“但剑道上,华夏已经远远落后东瀛!东瀛刀和东瀛剑道世界闻名,而华夏剑术却只能用来武术表演。”
苏哲看向他,慢悠悠地说:
“如果伱说知名度,华夏功夫世界闻名;如果你说产业规模,华夏的体育产业确实展缓慢,也不光是剑道;”
平良七之助见识到,苏哲的脑子有多快了。
他想说的可不是“体育产业”,而是“个人勇武”!
苏哲却没有继续回避,咧嘴一笑:
“如果你说个人实力的话,争论无用,拔剑吧。”
这句话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
节目组结结巴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