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智飞等人并不知道,只觉得苏哲高山仰止,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苏总,不是我们不努力,但包袱已经很优秀了,很难提升啊。”
“不愧是两次干翻春晚小品的男人,我们服了。”
他们无话可说——
你说好好的偶像、老板、歌手、演员,哪个不比笑星有前途?但他怎么连我们的活儿都抢了?
还给不给我们一口饭吃?
苏哲连忙谦虚道:
“别这么说……干翻春晚小品和干翻国足一样,有什么可自豪的?”
所有人一起大笑起来。
吐槽春晚小品和吐槽国足一样,总是能戳中全部国民笑点和痛点。
说曹操,曹操到。
苏哲正在愉快地diss春晚,就接到了春晚新任导演朱骏的电话。
“朱导,我没骂你……”苏哲不打自招,差点咬到舌头,“咳咳,有事儿吗?”
朱骏语气严肃却坚定,竟然答应了苏哲提出的条件:
“苏哲,你出一个独唱,一個小品吧。歌曲我信任你,小品……我不会干涉你的创作,但你也要悠着点,别太狠,免得我兜不住。”
苏哲忍不住挑了一下眉,没想到朱俊这么有担当——
对春晚导演来说,收视率并不重要,因为再差也不会降低太多;但出了事故就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大事。
所以苏哲早就觉得他不可能答应,没想到他竟然顶住了压力。
是个爷们儿!
苏哲很敬佩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立即答应下来:
“好,既然朱导如此有担当,我也不能让你吃亏。我会专门写一新歌,准备一个新小品,保证出彩!”
挂了电话以后,所有人立即好奇地问他:
“苏总,伱终于要上春晚了?”
“苏哲,我们总算能在春晚舞台上看到你了。这是全国人民的期望啊!”
“哥你刚吐槽完春晚,不会也遇到滑铁卢吧?”
苏哲笑了:
“都给我放宽审查了,我要再拿不出好作品,就太对不起观众和朱导了。”
小品的没落和审查的关系极大。
比如前世,在两代小品王之后,春晚小品万马齐喑,但在《欢乐喜剧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综艺节目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喜剧作品。
可见并非喜剧人灵感枯竭了,只要给他们挥空间,通过充分竞争(这两档节目都是竞演类型),就能拿出出色的作品。
既然拿到了权限,苏哲思考着以上作品,心中暗道:
我抄谁呢?陈小二?本山大叔?还是那些后起之秀?
苏哲对参加剧本围读的众人吩咐道:
“你们先碰撞灵感,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包袱,就用这些,效果也不错;如果想到更好笑的段子,就让作品更加优秀。”
这也是苏哲组织剧本围读的原因,他当然知道原剧本已经足够出色,但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笑点,让观众们笑得更大声,肯定能收获更多的票房!
“而我暂时失陪一下,要去写春晚小品了。”
苏哲离开后,暗自琢磨着:
第一次上春晚,肯定要拿出一个石破天惊的作品。之前抄的大锁之类的后起之秀,还是算了吧。
那抄陈小二,还是本山大叔呢?
他思考了一下,陈小二最经典的几个小品,《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吃面条》《羊肉串》《胡椒面》等,都很久远了,但放在现在也不过时。不过按朱时茂的话,陈小二“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那是几千年才出一个啊”,像他这种形象,“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儿一戳就行了”。